logo图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踏浪残障人电子资讯 /《踏浪残障人电子资讯》2017年8月第1期(选)

《踏浪残障人电子资讯》2017年8月第1期(选)

作者:
来自:
人气:1561
2018-02-27


《踏浪残障人电子资讯》

2017年8月第01期  总第239期


     【内容导读】 

     一、维权之声
     1、欧盟加大力度保障残障人权利
     无障碍是《联合国残障人权利公约》规定的残障人应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欧盟无障碍法案(EAA)旨在消除不同欧盟成员国之间的立法差异,建立在欧盟区有效的无障碍法规体系。法案将对公共交通工具、电视及相关数据业务、银行系统等产品和服务提出一系列无障碍要求。
     二、专业天地
     2、什么是残障人的身份称谓?
     这是一篇很有趣的文章,文章探讨了残障人人格称谓和身份称谓在英语中的差异。关于残障人称谓的争议集中于过去使用的人格称谓和之后出现的身份称谓。其不同点在于是将残障人称为“残疾人(a disabled person)”还是将残障人称为“残障人(a person with a disability)”。有人可能会认为这只是语意的差异,但这一问题其实有着深刻的内涵,会导致激烈的争论和分歧。那么,这两个称谓究竟有什么意义?对残障人又会有什么影响呢?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篇文章吧。
     3、如何有效地帮助盲人?
     有许多人在遇到盲人时会觉得手足无措,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其实与盲人打交道的诀窍很简单,就是要把盲人当普通人看待。同所有人一样,盲人也有户外活动,也会看电影,也会和朋友聚餐,如果了解了这些,和盲人的交往就会变得轻松愉快。这篇文章介绍了一些帮助盲人的简单技巧,包括如何引领盲人,如何同盲人一起用餐,如何同盲人一起看电影等等。希望这篇文章能使更多的人走近盲人,能为盲人提供更多到位的帮助。
     三、社会生活
     4、玛丽塔·郑——助残机器人的创造者
     澳大利亚的女性企业家玛丽塔在一次与工程师的会议中得到灵感,决心以边缘人群为目标用户进行产品研发,并制造出辅助设备Teleport,以帮助肢体残障人士通过大脑意念来操纵机器人。她还希望以自己的事迹鼓励世界各国的女性投身并共同推动机器人事业的发展。
     5、最新法律免除视障父母的育儿能力举证责任
     法律上的一个关键性修正为残障父母带来了福音。举证责任的转变意味着他们再也无需费尽周折,利用各种手段证明自己的育儿能力了。其实,残障绝非影响育儿能力的决定因素,每位残障父母都能够寻找到各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妥善地照顾自己的子女。同时,各种支持服务也是残障者掌握“为人父母之道”的重要途径。
     四、科技动态
     6、对话杰克·诺尔斯,探讨杜氏肌营养不良病人的基因治疗 (第一部分)
     肌养蛋白是人体内一种在肌肉收缩时防止其撕裂的物质,其基因突变概率较高,而杜氏肌营养不良症则是突变的一种较为严重的表现型,可使患儿产生呼吸和心脏问题。如今辉瑞公司收购了竹疗,以期通过基因治疗解决这一问题,竹疗的支持公司CureDuchenne Ventures的总经理向我们解释了其中的各种问题。我们将分两期刊登这篇文章,本期刊登的是文章的第一部分。
     7、苹果与脸书如何将科技无障碍理念引向大众市场(第一部分)
     尽管放眼整个世界,残障者只是一个少数群体,但是,考虑到庞大的人口基数,这一群体的绝对数量不容忽视。许多科技业界的巨头都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纷纷推出相关的辅助产品,帮助各类残障人士更为方便的享受最新的科技成果。同时,众多科技公司还将此类辅助功能引入了主流市场,造就了大量残健皆宜的“明星产品”。我们将分两期刊登这篇文章,本期刊登的是这篇文章的第一部分。


     新闻


首位智障人士当选联合国委员

译者:任铮浩

     日前,一位出生时大脑受伤,在特教机构长大的新西兰人成为了世界上首位当选联合国委员的智障人士,专门负责处理与残障人相关的事务。在周二举行的第九届《残障人权利公约》研讨会上,罗伯特·马丁成为了新当选的九名委员之一,任期为三年。该委员会由独立专家所组成,责任旨在监察《公约》目标的执行情况。

     59岁的马丁是新西兰残障人群体的领袖,同时,也是政府出资的残障支持服务系统的一位专职评估员。此外,他还在智障人倡导团体“人本新西兰”(People First New Zealand)中担任顾问。投票结束之后,他对记者表示:“艰辛的工作现在才刚刚开始。”

     2006年12月,联合国大会经协商,一致通过了《残障人权利公约》,将此次由马丁等残障权利倡导人士以及新西兰、厄瓜多尔以及墨西哥等国政府共同发起的维权行动推向了高潮。时至今日,所有193个联合国成员国中的164个国家已经签署了该公约,作为残障事务未来发展的蓝图,公约希望能够终结身心障碍人士在教育、工作以及日常生活中所受到的歧视与孤立,并要求各成员国确保残障人士的自由,消灭剥削与虐待,同时保障诸如视障者的投票权以及公用设施的轮椅无障碍等已有权利不受侵犯。

     公约保障残障人士的固有权利,从而确保他们能够与健全人一样享有平等的生活,要求各成员国消除各种基于残障的歧视,为他们提供平等的法律保障。成员国还必须确保残障人士在拥有并继承财产、打理自身经济事务以及保有生活隐私等方面的平等权利。

     率团参加此次研讨会的新西兰残障事务部部长尼基·瓦格纳表示,正是由于最终采纳了马丁所提出的文字修改建议,公约的执行力才得到了显著增强。她谈到:“他的建议令公约显得更为丰满。”

     在自传《成为一个人》(Becoming A Person)中,马丁回忆了自己童年时在多家大型特教机构以及寄养家庭中所遭受到的生理、情绪甚至性方面的虐待。最终,他学会了站起来捍卫自己的权利,决定自行选择生活的方向。如今,作为残障人士独立生活权的积极倡导者,他与妻子琳达在新西兰的一个小镇上共同生活。

     《残障人权利公约》监察委员会共有18名成员,此次新当选的九位委员是从18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的。委员会的成员包括来自学术等个残障事相务关领域的专家,他们将于今年年底开始,接替前任委员的职责,任期直至2020年。

译自 Daily Mail online

14th June 2016

http://www.dailymail.co.uk/wires/ap/article-3641382/New-UN-committee-member-learning-disability.html#ixzz4BlPRzlJh


年轻的韩国企业家发布全球首款盲文智能手表

作者:KIM JAEWON

译者:雪岚

     自史蒂夫·乔布斯十年前发布iPhone手机以来,智能手机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拨打电话外,手机还能用来在线联络好友、搜索新闻、查看天气和看电影。许多人无法想象没有手机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然而,至少有一群人——视障者——无法完全融入智能手机的变革浪潮中。韩国新兴企业——Dot的首席执行官艾瑞克·金意识到了这种不平衡。根据韩国统计局统计,2015年,韩国共有25万3千名视障者。全球共有2亿8500万左右的注册盲人。金意识到了一个可以为视障者带来更加便捷通讯设备的市场的存在。

     经过两年的努力,现如今,他的公司正处于发行首部盲文智能手机的最后准备阶段。数月后,售价为290美金(不含税)的Dot 手表即将面市。目前公司已收到了来自十五个国家的15万个订单,其中包括音乐家史蒂夫·汪达。视障者可以利用此款新型手机查询信息、时间、设定闹钟,并通过蓝牙与其他智能设备相连。

     金在首尔西部的办公室中接受“Nikkei Asian Review”的采访时说道,是大学同学让他关注到残障的。“我在大学期间,两个室友都有肢体残障。但是,他们俩都有女朋友,而我却没有。我意识到,残障并不会妨碍他们的生活。”

     他补充说,自己在当地教堂社会中心做志愿者的经历使他对残障人士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说:“我注意到,视障人用的是一本巨大的盲文圣经,于是我便开始想做些事情来帮助他们。”

     现年26岁的韩国企业家金毕业于华盛顿大学,于2014年6月成立了公司,致力于开发一款小巧且价格低廉的产品——成本少于十五万韩元(约合125.4美元)。而研发一款视障人能使用的智能手表是唯一符合这一标准的可行性方案。

     他首先查阅了此前做的相关研究。美国两所顶尖的技术和科学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都曾对这个项目进行过研究,但他们没有产品推向市场。

     笨重的盲用产品

     “我很吃惊地发现,在过去的数十年间,盲文市场基本没有改变。视障人士依旧使用笨重、昂贵的设备和资料来阅览、获取信息。”金说道。

     金说道,盲文显示器耗资五千美元,重数公斤,大多数盲人都无法使用该设备。其次,其字母键盘是陶瓷制成的、易碎、后期维修成本高。

译自:Nikkei Asian Review

http://asia.nikkei.com/Business/Companies/Young-South-Korean-entrepreneur-to-sell-world-s-first-braille-smartwatch


糖尿病引发的眼疾

译者:张平

     也许你听说过糖尿病会引发眼疾甚而致盲。糖尿病患者的失明概率的确高于非糖尿病者。但是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只会得轻度眼疾。随着血糖长期失控,此类眼疾的发病率就会上升。

     通过定期体检,这些轻度眼疾可以进一步得到减轻。此外,如果你真的患上严重眼疾,只要即时施治,治疗效果通常也不错。

     如果本身患有糖尿病,那么一旦你的眼睛出了问题,视力下降,可别只买一副新眼镜了事。糖尿病会引起高血糖,从而导致临时发作的眼疾迅速恶化。

     高血糖会使眼晶状体鼓起,改变视物能力。要治愈这类眼病,就得使血糖水平回到目标范围(餐前为70-130毫克/分或mg / dL,餐后一至两小时小于180毫克/升)。大约需要3个月之久才能控制好血糖并恢复正常视力。

     青光眼

     青光眼是在眼内压力升高时出现的。负责输送血液到视网膜和视神经的血管受到压迫,视网膜和视神经遭到破坏从而导致视力逐渐衰退。

     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者更易罹患青光眼。糖尿病患者的患病时间越久,就越容易得青光眼。年龄越大风险也会越大。

     有一些针对青光眼的治疗方法,其中一些通过药物降低眼压,还有一些则需手术治疗。

     白内障

     尽管许多未得糖尿病的人也患有白内障,但是糖尿病患者中则有60%以上患有白内障。而且糖尿病患者患上白内障的年龄会更早,病情发展也更快。白内障患者原本清澈的晶状体会蒙上一层白翳遮住光线。

     要应对轻微的白内障,可以更多地配戴墨镜,或是在眼镜中使用眩光控制镜片。对于严重影响视力的白内障,医生通常会摘除病人的晶状体,有时候还会为其植入新的人工晶体。而在糖尿病患者中,移除晶状体后视网膜病变可能会恶化,并可能引发青光眼。

     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这组细胞专门负责将透过晶状体的光线转变为图像,然后眼神经或视神经再把视觉信息传输给大脑。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因糖尿病破坏小血管而引起的一种血管性(血管相关)并发症,称为“微血管并发症”。

     病患若能将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上下,一般就不会患上此病,或只是患上较轻的视网膜病变。

     病患在察觉到视力下降之前视网膜就可能会严重受损。因此应该定期接受专业人员的眼科检查。

译自:Times of India

16th May 2016

http://timesofindia.indiatimes.com/life-style/listen-to-your-sugar/Eye-conditions-associated-with-diabetes/articleshow/52288849.cms


     维权之声


欧盟加大力度保障残障人权利

作者:莫尼卡·多尼米尔斯卡

译者:雪岚

     在欧盟创建新权利,实现从公共交通到自动柜员机等服务的全面无障碍之际,《欧盟无障碍法案》草案致力于将各国“支离破碎的”法律融合到一起。

     政策日程表已将有关残障人政策框架的辩论提上了一个新台阶。

     根据联合国的建议,欧盟委员会十二月公布了相关建议,支持欧盟残障人士产品和服务实现无障碍,即《欧盟无障碍法案》。

     欧盟统计局称,欧盟有8000万不同程度的残障人。随着老年人口的增长,至2020年,该数字将上升至一亿两千万人。

     联合国的一项义务

     提升残障人士享有交通等服务的无障碍水平是联合国的一项义务,它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紧密相连。

     在欧洲残障论坛(EDF)主任凯瑟琳·诺顿看来,享受无障碍是《联合国残障人权利公约》规定的残障人应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

     诺顿在去年(11月8日)欧洲议会的一次大会上谈到,“无障碍是享受出入工作场所、接受教育、公共服务、免费出行、娱乐等其他权利的前提,残障人士应该与其他人平等享有这些权利。”

     欧盟及其大部分的成员国已批准了《联合国残障人公约》。《公约》第九条规定,残障人士应能够“独立和全面参与生活的各个领域”——这意味着所有障碍都必须予以清除。

     《公约》要求其签约国创建一个法律框架,提升在建筑、道路、交通和其他室内或室外设施(学校、住房、医疗设施和工作场所)的无障碍性,以及信息、交流和电子服务等其他服务的无障碍性。

     一个支离破碎的市场

     《欧盟无障碍法案》除了涵盖计算机、自动柜员机、售票机、自助登记机和智能手机等产品和服务外,还涵盖了与航空、巴士、铁路及水上客运所有交通方式的相关服务。

     虽然欧盟委员会成员国正和议会进行讨论,但是委员会方面称,现在预测该法案通过的时间还为时过早。

     目前,欧盟各成员国有各自的无障碍法律和规章,其内容涵盖建筑物(斜坡、门和厕所等)等方面。不过,他们大都均未涉及声学和信号传输等方面。大多数成员国在自动柜员机等银行服务的无障碍水平依然很落后。

     代表欧洲8000万残障人士的松散组织——欧洲残障论坛称,“如果没有语音输出,盲人很难或根本无法使用自动柜员机;如果轮椅使用者够不着柜员机,也就使用不了这些设备。”

     法案的部分内容是对现有的,诸如:在残障人士乘坐公车或飞机等权利方面等欧盟立法的补充。在信息、通信和技术(ICT)相关服务方面,欧盟通过了以残障人为中心的《网络无障碍指南》。

     无障碍法案还将帮助残障乘客在运输公司的网站上或在无障碍售票机上无障碍订票。

     例如,欧盟委员会称,盲人可以“利用声音或可触式界面与售票机进行互动,同时还可以获取他/她的行程表”。此外,作为语音提示的补充,听障人士可以实时接收到他们所乘坐的火车或公共汽车时间变动的文本信息。

     法案的支持者称,欧盟成员国在无障碍方面缺乏协调统一、各国无障碍标准的分歧导致了欧盟市场的支离破碎。他们相信,有了协调性行动,分歧有可能减少,因为成员国必须要执行联合国义务。

     委员会目标

     根据欧盟委员会,它的建议要实现三个目标:

     首先,是通过消除因各国法律分歧所致的障碍,改善内部市场的运作。欧盟的共同规定让企业更容易跨境提供无障碍产品和服务,从而降低成本。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是,它将提升欧盟残障人士和患有功能障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欧盟发言人克里斯宣·维格德告诉“欧洲动态(EurActiv)”,无障碍法案有许多好处。

     “其中一个好处是,它将提升公共交通、银行和电子服务等服务的无障碍性。通过结束内部市场现有的支离破碎的局面,并阻止未来市场的分裂,来帮助公司和会员国节省大量成本,”他说道。

     以无障碍为中心

     积极倡导《欧盟无障碍法案》的欧洲残障论坛是欧盟委员会新举措的热心支持者。

     但是,欧洲残障论坛主席杨尼斯·瓦达卡斯坦尼斯认为,无障碍法的内容应延伸至“强制性规定建设无障碍环境”。他认为,无障碍法应“涵盖提供便利服务、家用设备和支付终端等其他产品和服务。”

     来自左翼联盟与北欧左翼绿党党团GUE/NGL的欧洲议会左翼成员科斯达丁卡·库乐瓦也提出了同样的观点,认为建设无障碍环境是前提条件。

     “基于该指令,残障人应该能无障碍使用自动柜员机,”她对“欧洲动态”说道,“倘若没有栏杆,没有轮椅使用者可以使用的电梯,没有提供视障人士去银行办业务时的特殊通道,没有适当的银行职员了解智力障碍人士的行为,那些无障碍产品和服务的存在将有何意义呢?”

     瓦达卡斯坦尼斯同时认识到无障碍法草案的一些主要益处。他说,无障碍法将无障碍置于了欧盟立法的核心地位。

     欧洲残障论坛则称赞道,它以连贯的方式为系列商品和服务制定了无障碍的最低标准。

     “目前,许多国家部门和众多法律采用的是修补法,这意味着各国对于无障碍的理解并不一致,他们通常把无障碍作为“事后想法”做为补充。”欧洲残障论坛主任凯瑟琳·诺顿告诉“欧洲动态”。

     她说,“无障碍法案将确保无障碍成为法律的中心,残障人可以依靠一部单独的法律来保障他们的权利。”她说道。

     阻碍创新?

     欧盟雇主协会——“欧洲商业联合会”说道,一般来说,它对可以促进更多消费者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欧盟法律表示支持。

     然而,它说,《欧盟无障碍法案》草案将限制商家为残障人提供创新、实用解决方案的能力。

     欧洲商业联合会内部市场部咨询员帕崔克·格兰特谴责各国政府对“模糊条款”的不同诠释,这将成为内部市场的新障碍。”

     格兰特告诉“欧洲动态”,草案规定了如何成功完成某事,而没有规定该完成哪些事情,这将阻碍创新。

     欧盟雇主协会称,市场监督应该是“黑白分明”的,但是无障碍很难明确界定,并且无障碍是一个不断衍进的概念。

     当问及可以做些什么来改善商业的便利和创新,格兰特回答说,欧盟立法应该确定最终目标,这样私人企业就能确定如何做到最好以达到该目标。

     法案中所提及的方法对商家来说,通常是有帮助的,但它不应该是强制性的。它通常取决于不同的产品、服务或目标客户,“格兰特说道,“立法应该着眼未来,允许未来增加新兴的技术产品。

译自:SatPress Releases

5th December 2016

http://satprnews.com/2016/12/05/eu-turns-up-heat-on-rights-of-people-with-disabilities/


     专业天地


什么是残障人的身份称谓?

作者:J.R.索普

译者:春鸭

     在唐纳德·特朗普治下的美国,做个残障人真是不容易。在竞选期间,特朗普不仅公开嘲笑过残障人,而且还想削减残障福利。由此,人们不得不担心残障权利的弱化。所以,在这一时期,美国的残障人事业充满了不确定性。

     目前,美国的残障人面临着诸多问题。在这一时刻,讨论残障用语,似乎有些不合逻辑,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残障用语一直存在争议。当下,为了确保残障人的平等权利,澄清这一问题显得十分必要。有越来越多的残障人在使用身份称谓,同时,弄清残障人的身份称谓,也可以让非残障人正确地使用残障术语。

     关于残障人称谓的争议集中于过去使用的人格称谓和之后出现的身份称谓。其不同点在于是将残障人称为“残疾人(a disabled person)”还是将残障人称为“残障人(a person with a disability)”。有人可能会认为这只是语意的差异,但这一问题其实有着深刻的内涵,会导致激烈的争论和分歧。

     受到过语言骚扰、侮辱或者被贴上伤人的语言标签的人们都能证明语言的力量。这样的力量不仅是个人的,也是政治性的。了解这一争议以及对立双方的立场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残障的意义,而在今天的美国,澄清这一争议又是必须的。

     人格称谓与身份称谓

     将某人称为“残疾人(a disabled person)”,比如自闭症患者(an autistic person),即是使用了身份称谓。在这样的称谓中,“残疾”被放在了“人”之前。而如果将某人称为“残障人(a person with a disability),则突出了其人格,并只将残障视为组成其完整人格的一部分。

     根据美国残疾与新闻中心提供的信息,1990年出台的《 残疾儿童教育法》(Education for All Handicapped Children Act)到《残障人教育法》(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Act)的更名,导致了对残障人称谓由身份向人格称谓的转变。在北美地区,对残障人的人格称谓更具政治正确性,有些人是比较愿意使用人格称谓的。

     残障人一直在使用上述这些术语,这些术语反映了人们对残障的认识,残障对人格的影响,以及其他人对残障人的看法。

     从根本上说,对人格或身份的认同导致了观点的差异,即残障是残障人自身的特点还是残障人身份的特点。在自闭症人士中,身份称谓很受欢迎,因为自闭症人士认为,身份称谓说明了他们的身份,而不是说在他们身上发生了什么。自闭症人士莉迪娅·布朗是自闭症自我倡导网络的成员,她在一篇文章中说,有人喜欢说“患癌人士”( person with cancer),而不喜欢说“癌症患者”( cancerous person),这样的说法也应该用在自闭症领域。但是,她非常反对的说法是:“如果不治疗,或者没有长期临床缓解,癌症就是一种致死性疾病。对于癌症来说,绝对没有什么积极、有益或者有意义的事情。癌症不是患癌人士身份的一部分,也不是人们了解周遭世界的必然途径。因此,癌症并非无处不在。而自闭症却不是疾病。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和发育状态,是功能失调,在许多方面可以导致残障。自闭症会持续终生,但并不致伤或致死。自闭症是自闭症人士身份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影响到自闭症人士了解周遭世界的方式。对自闭症人士来说,自闭症是无处不在的。”

     但这并不是所有人对自闭症的认识。美国心理学协会就建议,专业人员应在日常话语中使用“残障人”( person with disability)这一人格称谓,因为这一组织认为,人格称谓更能体现对残障人的尊重。人格称谓意味着对残障人人性和人格的强化,而不是在没有征得他们同意的情况下将他们的残疾定义为他们的特征。国际特殊体能联合会也支持人格称谓,这一组织解释说:

     “在人格称谓中,智障被视为智障人的一个特点,而智障人可能还有其他许多特质。这些特质包括高个或矮个,皮肤白皙或偏黑,喜欢棒球或足球,喜欢看电视或看书,喜欢吃比萨或汉堡,等等。智障只是智障人的一个特点而已。”

     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完全取决于他们的残障立场。2015年发表的一篇根据对英国自闭症人士调查结果所写的论文,关注了人们对不同残障称谓的看法,并发现了其中有趣的分歧。虽然自闭症患者喜欢使用身份称谓,但他们的家人则更喜欢人格称谓,并拒绝用“Aspie”(阿斯伯格综合症)这样的术语。在这篇论文中,作者莉迪娅·布朗提到了一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一位母亲描述了“cringing”这一针对自闭症人士的术语。这位母亲说,这一术语在她小时候有着很负面的含义,因此,她坚决支持人格称谓。

     这些称谓为什么重要?

     这样的争议常常围绕智障展开,而这样的情况又不是偶然的。智障人有着独特的认知能力,而智障又是构成这一认知能力的一部分,所以在了解了这一点之后,智障与智障人的关系也就比较容易梳理了。虽然我们的机体是非常复杂的,各个器官必须相互依存,才能协调工作,但对许多人来说,大脑仍旧是人格和身份的核心。不过,这一问题同样也涉及其他残障类别,其他的残障人同样会遇到这样的终极问题:残障是否影响了别人对你的界定?如果有影响,那么这是坏事吗?

     对身份称谓的支持者们来说,“残疾人”(a disabled person)是对残疾人根本地赋能,因为这一称谓承认了残疾对残疾人社会定位和身份所产生的重要影响。身份称谓的支持者们认为,人格称谓的根本理念强调了残疾在一定程度上是耻辱的,是有问题的,将残疾与残疾人分离的隐意也强化了这些问题。鼓吹残障权利的博主埃米莉·拉道认为,虽然人格称谓可能承认了残障人的人格,但这一称谓同时也在暗示残疾是有着消极意义的贬义词。换言之,社会认为,如果一个人想成为完整的人,那么他就要努力地摆脱残疾。

     而对人格称谓的鼓吹者们来说,人格称谓可以使更多的人以超越残疾的态度来看待残障人。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在其所有官方交流中均使用了人格称谓,因为该机构认为,人格称谓没有冒犯残障人,是表述残障人的最佳方式。尽管这是一种希望减少歧视和改变态度的尝试,但其效果并不明显。不过,该机构仍旧认为,使用人格称谓可以细化人格标签,可以给残疾人自我定义的能力。

     无论是人格称谓的支持者还是身份称谓的支持者都希望解决同样的问题,即在充斥着对残障人固有歧视和负面印象的社会中,使残障人获得尊重,并有机会进行自我决策。什么是残障人定义自我的最佳方式?当然要由残障人自己来决定。相关的倡导应该使残障人获得更广泛的权益保障,并使残障人生活得更轻松。

     [译者的话:这是一篇很有趣的文章,也是一篇很难翻译的文章,因为这篇文章讨论的是残障人身份称谓和人格称谓在英语中的差异。在英语中,残障人的身份称谓是“a disabled person”,人格称谓是“a person with a disability”,而在汉语中,的确很难找到相关的词语来对应这两个称谓。所以,根据文章语境,译者将身份称谓“a disabled person”翻译为残疾人,将人格称谓“a person with a disaibility”翻译为残障人。但这样的翻译或许只能针对本文,不一定能够推广。如果有读者对这两个称谓有更好的翻译请与春鸭联系,春鸭很愿意和大家讨论这一问题。]

译自:Bustle

9th August 2017

https://www.bustle.com/p/what-is-identity-first-language-should-you-use-it-74901


如何有效地帮助盲人?

译者:春鸭

     有许多人在遇到盲人时会觉得手足无措,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其实与盲人打交道的诀窍很简单,就是要把盲人当普通人看待。同所有人一样,盲人也有户外活动,也会看电影,也会和朋友聚餐,如果了解了这些,和盲人的交往就会变得轻松愉快。这里,我们就提供一些和盲人交往的简单建议。

     1、在帮助盲人之前应该征求盲人的意见

     在帮助盲人之前,要询问盲人是否需要你的帮助。如果盲人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你就要知道盲人需要什么帮助,又该怎样帮助盲人。有些盲人可能只需要部分帮助,有些盲人可能只在特定的情况下才需要帮助,而有些盲人则可能根本不需要帮助。因此,在帮助盲人之前,一定要征求盲人的意见。

     2、避免视觉动作

     请记住,盲人是看不见的。所以,用微笑、手势、眼神和盲人交流是没用的。和盲人交流,一定要使用语言和肢体动作。你可以直接告诉盲人应该做什么,或者通过轻轻的触碰来提示盲人。同时,还要注意,盲人在家庭、学校、办公室这些熟悉的地方都愿意独立的行动,所以你一定要了解盲人在不同场合的不同需求。

     3、在公共场所帮助盲人

     你要知道在机场、火车站、商场这些大型公共场所应该如何帮助盲人。人们通常的做法是抓住盲人的手,再拉着盲人走。但是,请一定记住,你是在帮助一个人,而不是在拉行李箱。最好的方法是,在行走时让盲人抓住或摸着你的手肘。手肘的活动会让盲人感觉到行走的方向、高低和速度。如果你慢下来,盲人就会知道面前可能有障碍物。

     在上滚梯或上下楼梯时,要将盲人的手放到扶手上,这是因为扶手的倾斜方向可以让盲人知道是在上楼还是下楼。此外,在引导盲人行走时,一定要为盲人描述周围的景物。描述的景物包括路标、商店、餐馆、地标性建筑等等。这不仅可以帮助你与盲人拉近关系,还能帮助盲人熟悉周围的情况,并确定方向。

     4、外出就餐

     在和盲人外出就餐时,你如何帮助盲人呢?最先遇到的问题是餐馆的菜单。有时,盲人会在手机上查看菜单,但盲人没有这样做,你就要为盲人读菜单。点好餐后,就该下单了。如果一起就餐的盲人要买单,那就让盲人下单。饭菜上来后,你要看看是否需要帮忙布菜。在大部分餐馆,服务员都会摆好餐盘。餐盘摆好后,你要告诉一起就餐的盲人菜品的位置。这时,你可以通过常用的时钟定位法,来告诉盲人每样食物的位置。比如,沙拉在3点的位置,蔬菜在12点的位置,鸡肉在9点的位置,等等。此外,你还要告诉一起就餐的盲人水、餐具、餐巾纸、盐的位置。结帐的时候,你要检查帐单,再让盲人付款。最后再问问一起就餐的盲人是否还需要其他帮助。

     5、在办公室接待盲人

     怎样在办公室接待盲人?要告诉保安和接待人员有盲人来访,需要他们将盲人送到你的办公室。盲人到后,要将他们引领到座位旁边,把他们的手放到椅背上。放心,这样做后,盲人是会很容易地落座的,并不需要更多的帮助。最好把房间里的人介绍给盲人,并简单告诉盲人房间的布局。之后当然就可以开始谈事了。

     6、看电影

     像所有人一样,盲人也很愿意和健视的家人和朋友一起去电影院看电影。那么,在和盲人一起看电影时你该做什么呢?首先,你要记住,盲人是看不见的,但这并不是说盲人不能享受观影的乐趣。除了视觉影像,还会有许多其他的观影体验。当然,在影片没有对白时,盲人需要口述影像。你可以轻声地将屏幕上的场景介绍给一起观影的盲人。休息时,你可以问问你的盲人朋友是否要吃些什么,或者要不要去卫生间。如果你的盲人朋友想请你吃爆米花或者喝咖啡,你千万不要大惊小怪,这时只要作出正常的反映就可以了。

     7、使用卫生间

     你怎么帮助盲人使用卫生间呢?你可以陪盲人去卫生间,可以询问盲人是否要大小便。如果是男性盲人要小便,你可以让他摸小便池的隔挡,然后帮他站好位置。如果盲人要大便,则可以告诉盲人便池、卫生纸和冲水开关的位置。便后,你可以把盲人带到水池边,告诉他们水龙头、肥皂和擦手纸的位置。你也可以帮盲人打开水龙头,或者直接将盲人的手放到感应龙头下面。

     简单的常识就能让你轻松地帮助盲人。如果你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做,那就先请教一下盲人,之后你一定会得到满意的答复。

     基本原则

     盲人是很聪明能干的;

     只要盲人有需要,就要为盲人提供帮助;

     有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询问;

     轻松、愉快地与盲人相处。

译自:Huffington Post India

9th September 2017

http://www.huffingtonpost.in/george-abraham/how-to-engage-meaningfully-with-someone-who-is-blind_a_23198260/


     社会生活


玛丽塔·郑——助残机器人的创造者

作者:苏珊娜·里昂与克里斯托弗·劳森

译者:张平

     现年不到30岁的玛丽塔·郑启动了一项国际运动,旨在鼓励女性投身工程和技术行业,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为残障人士提供便利。

     玛丽塔·郑在昆士兰远北地区的凯恩斯长大,她很小就对机器人充满热情,思考着将来要从事什么工作。

     她说:“那时候我十一二岁,想到我身在偏远的凯恩斯,却能通过互联网获取其他各地的信息,真是令人惊叹。”

     “我想到,如果我们能将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应用于机械系统,那么这些机器就能帮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了。”

     这些想法促使她走上创办非营利全球机构Robogals的道路,鼓励更多女性投身工程学,她也因此被提名为2012澳洲年度青年奖,并成为她自己的机器人公司aubot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助人的灵感

     玛丽塔第一次设计机械臂的时候,正好在和一些工业设计师开会,当时她听到一些令她久久难忘的说法。

     “他们说如果你想有所作为,最好关注一下边缘人群,那会给你创新的灵感。”

     “如果你能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真正做到实用和精致,即使身有局限之人都能得心应手,那么其他人也将同样受用。”

     玛丽塔开创自己的公司时奉行的就是类似理念。

     她说:“我第一次决定创办机器人公司时,首先做的事就是联系澳大利亚各地的脊椎损伤组织。”

     “我只是不断地问他们,‘你们需要什么?你们遇到了什么问题?我可以制造什么来帮助你们?’”

     她说一开始得到的反应就十分惊人。

     “在我决定制造机械臂后的十天里,有人发电子邮件给我说‘我年纪还轻,总想着今后难免也会遭遇此事,倘若我也有这种残障,那么我想你们的产品就仿佛具有魔力一般。”

     其他人则对她的成功机会抱着更为现实的想法,告诉她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得花费多少成本和时间。

     但是玛丽塔并未动摇:“我只是觉得虽然我不知道要花多长时间,但是我会做得尽可能快,尽可能好。”

     敲门砖,Teleport

     2016年底,aubot向市场投放了全球首个用大脑控制行动的机器人。这也是她公司首个商业化的机器人。他们称之为Teleport。

     Teleport是一块可以调节高度的面板,装在轮子上小小的容器中,上面有一个向前和一个向下的摄像头,让人可以方便地指挥机器人通过一片区域。

     玛丽塔说,这样人们就可以同时置身于不同环境中。

     你可以在别处联网登录机器人,并通过电脑上的方向键或头戴耳麦遥控它。

     aubot开发的大脑控制元件使残障人也可以无障碍地使用机器人。

     玛丽塔说:“我们以前做过一些大脑控制接口的研究,所以就想到不如将两者结合起来,让残障人用头脑就可以控制机器人。”

     Teleport耳麦简单使用现成的大脑控制界面来降低成本,并且确保新用户无须费力校准设备。

     玛丽塔说:“我真心希望制造出终端客户买得起的低成本机器人。”

     “戴上耳麦后,使用者唯一要做的就是集中注意力。

     “电脑屏幕上会出现一个注意力条,只要注意力达到70%,机器人就会开始行动。”

     眨两下眼睛可以改变机器人方向,专注地思考可以使它不断旋转。要停止机器人,可以持续眨眼来退出大脑控制模式,或者按下一个按钮。

     玛丽塔说用户们觉得操纵Teleport有身临其境之感。

     “就像冒险似的,因为与在静止的屏幕上看到前方的物体不一样,使用者可以用它到处走动。”

     除了让残障用户可以到达他们无法企及的地方外,Teleport还可以让医院病床上的孩子在学校上课,或让博物馆的游客远程体验馆内展览。

     引领下一代

     2017年1月20日,玛丽塔被美澳联合会评为澳大利亚下一代领导人之一。

     这奖项是一个意外的惊喜。

     她说:“其实那是我2012年离开澳大利亚后的第一个澳洲国庆日,所以,我猜那就是为了让我离开澳大利亚后可以过一下国庆日吧。”

     “妈妈经常告诉我要游历世界各地,尽可能多做一些,尽可能多经历一些,尽可能为世界多贡献一些。

     “我喜欢想象我工作时有机器人陪在身边。”

     若其他女性受玛丽塔事迹的鼓舞也投身机器人行业,她同样会非常高兴。

     “如果能让其他女性萌生这样的想法:‘我可以制造机器人……玛丽塔的机器人很棒,但我想我可以超越她’,我将十分乐见此事,希望能涌现出更多女性机器人专家吧。”

     玛丽塔指出,生命和机器人事业的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勇往直前的魄力。

     她说:“这会花两倍的时间和两倍的费用,还会把你逼到想象力的尽头。”

     “但只要你一步又一步,前进又前进,最终就会到达目的地。”

     你会感到,这只是玛丽塔·郑迈出的第一步。

译自:Australia Plus

26th January 2017

https://www.instagram.com/AustraliaPlus/


最新法律免除视障父母的育儿能力举证责任

作者:利奥·特劳布

译者:任铮浩

     一个周四的上午,时钟刚刚走过11点,梅丽莎·利可伯诺坐在电脑前,三岁的女儿伊丽莎白手里抱着枕头与一堆玩具,正在她身旁的地板上玩的不亦乐乎。借助手中的Focus 14型盲文点字显示器以及电脑上的屏幕阅读软件,利可伯诺浏览着自己的通讯录,想要寻找一个朋友的电子邮件地址。突然,仿佛不经意间,她转向女儿说道:“伊丽莎白,校车来接你了。”果然,一辆黄色的大客车正停在他们位于巴尔地摩的家门口,准备送伊丽莎白去盲童幼儿园。

     小女孩勉强结束了自己的游戏,站了起来。利可伯诺帮着她穿上外套,背上书包,两人手挽着手走向前门,从门边的雨伞架上取下了各自的白手杖。汽车发动机的声音很小,几乎轻不可闻。作为一个从小双目失明的人,利可伯诺是否用了什么超凡的方法强化了感官,才令自己听到了停在门外的汽车呢?诚然,敏锐的听觉也许是原因之一,不过,更为重要的是,她是一位母亲,因此清楚地知道,每周四上午11点都会有校车来接女儿上学。

     视障人倡导及支持组织——美国盲人联盟马里兰州分部的主席莎伦·玛聂琪表示,对于视障者的此类认知十分普遍,在评估视障者育儿能力的过程中,明眼人,甚至于法官们也往往仅留于各种“假设”。

     根据马里兰州立法会在昨天的会议上所通过的一项法案,今后,在育儿能力评估的过程中,但凡需要将当事人的残障作为议题提交法庭讨论,法官与诉讼方必须遵循一套全新的规程。最初,该法案仅涉及视障者,不过后来,经过修改,其中纳入了所有身心残障类别,法案仅仅适用于不涉及公共机构的私人案例,例如监管、探视、收养以及监护等。

     利可伯诺谈到:“新法案针对残障父母,提供了大量前所未有的保障措施。”数年来,在玛聂琪以及其他倡导者的支持下,她与丈夫——美国盲人联盟主席马克共同努力,坚持不懈的为视障者争取平等的法律权利。该项法案的推出意味着,我们又向着杜绝视障者因自身残障而遭到不公正待遇的目标迈出了一大步。盲人联盟公共关系部主管克里斯·丹尼尔森谈到:“作为一位视障者,你常常会想,如果他们把问题归咎于我的视力障碍,那该怎么办呢?”

     举证责任的转移

     玛聂琪介绍到,该法案的关键性条款之一就是规定了在针对残障父母的法律诉讼中,由诉讼方承担举证责任。以往,视障者们必须自行证明,自己拥有着抚养孩子的能力。她谈到:“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2007年,为了争取5岁女儿珠丽安娜的监护权,迈克尔·布利斯陷入了一场一波三折的离婚诉讼中。巴尔地摩地方法庭判定,作为视障者,布利斯并不适合在没有他人监督的情况下,与珠丽安娜单独相处。布利斯回忆到,因此,在差不多两年的时间里,自己只能在前妻或是父母的陪同下,在公共场所与女儿见面,“毋庸讳言,这是一件令人感到羞辱的事情。”

     令他最为难以释怀的是,法庭对于其探视权的判定居然完全基于一种明显带有偏见的假设,即由于双目失明,他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父亲。玛聂琪谈到:“即使面对着有着多年育儿经验的视障者,世人也往往会说,‘盲人什么也做不了,他们绝不可能妥善地抚育自己的孩子。’”

     在法庭上,布利斯与对方据理力争,因而,法官请来了社会服务机构,展开家庭实地调查,从而判定布利斯是否能够很好地照顾女儿。通过调查研究,机构派出的个案工作人员表示,自己能够轻而易举的为健视父母开具拥有持家能力的证明,然而,面对视障者,他却很难做出定论。因此,为了消除那位工作者的疑虑,布利斯不得不在接下来的数小时内,逐一展示了家庭生活中的各种场景。

     通过详细的解释,那位工作人员起草了一份证明,其中并未表现出对于其残障的丝毫担忧,因而,在2008年,法官给予了布利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探视女儿的权利。布利斯谈到:“在听完我要说的一切之前,我绝对不会放他走,他的报告完全能够毁了我。”

     最终,工作人员提交了正确的报告,因为,法官在公函中仅仅要求社会服务机构评估布利斯的能力,而非他的视障情况。“出于某些原因,你可以就残障问题提出一些假想的情况,供法庭裁决。”

     争取平等法律权利

     在应对自身诉讼的同时,布利斯加入了美国盲人联盟,试图通过制定全新的州立法,确保其他视障父母能够无需再次面对他所经历的艰苦的法律斗争。2009年,马里兰州议会通过了一项法案,限制了法庭在判定孩子的监护权、探视权以及儿童援助案例中,考量其父母残障问题的方式。根据该法案,只有法庭认为,残障会影响到父母的育儿能力之时,才会被列入考虑范围。

     利可伯诺认为,健视者往往并不知道视障者应对自身残障的丰富经验,何况,他们在为人父母之前,早已习惯了双目失明的生活。她谈到:“正如并非所有人都能够成为好父母那样,视障者也绝非人人都能胜任这一角色。我总说,视障并不总是导致意外情况发生的罪魁祸首,数不清的明眼父母也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麻烦,这就是此类突发事件被称之为意外的原因。”

     玛聂琪介绍到,今年的法案也同样出台了新规,规定了社会服务机构在儿童援助案例中对待残障父母的原则。无论是因为虐待还是忽视,抑或仅仅是认为他们不具备抚育孩子的能力,但凡机构试图证明,某人无法承担起为人父母的责任,就需要遵循这些全新的规程。然而,在遭到了马里兰州人力资源部的反对后,社会机构的案例得到了区别对待,以确保该法案能够在此次会议上得以通过。

     马里兰州人力资源部担负着在全州范围内监督社会服务的职责,他们认为,新规的出台将会产生额外的问题,令孩子们更难摆脱受忽视与虐待的境遇。

     支持型育儿服务

     一旦认为父母的残障影响到了孩子的成长,根据该法案的原则,法庭就需引入支持型育儿服务,以取代对于他们的监护权与探视权的限制。当事人将得到机会证明,借助此类服务,他们的残障并不会对育儿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利可伯诺介绍到,此种支持型服务包括亲子班、能力建设培训以及与其他残障父母的交流等等。“如果已经有其他的残障父母经历过同样的情况,并且有着很好的经验,那么,我们还为什么要白费力气,重复劳动呢?”

     身为马里兰州盲童家长支持中心的主席,利可伯诺早已习惯了为他人普及视障与育儿的知识。她的三个孩子中有两个是法定盲人,因此,她也常常在自己家中实践这些育儿技巧。

     有些视障父母往往借助某些发声装置,在嘈杂的环境中随时关注自己孩子的动向。但凡需要带着孩子们去游乐场或是购物中心,利可伯诺总是会在他们的衣服拉链或是鞋子上系上小铃铛,帮助自己根据悦耳的铃声确定孩子们的位置。她介绍到,还有些视障父母会在孩子们的口袋里放上些嘀嗒糖,或是给他们穿上特制的“响响鞋”。

     丹尼尔森表示,美国盲人联盟也同样能够给予视障父母大量的支持。在联盟的官方网站上,不仅能够下载到专注于将印刷文字转换为语音的应用程序KNFB阅读器,还可以订阅通过电话,为用户们免费朗读报刊文章的服务项目NFB新闻热线。即使联盟无法提供相应的支持,工作人员也会尽可能的帮助视障者寻找他们所需的服务。甚至在某些按键的庭审过程中,该组织还会担任视障当事人的法律代理人。

     利可伯诺表示,支持型服务的范畴并非仅限于专门为残障人士所提供的资源,任何有助于视障者的技能培训班都有可能得到法庭的承认。丹尼尔森谈到:“我们的所有服务并非都专注于视障问题,但是,无论视障者遇到了怎样的困难,国家盲人联盟都会尽力提供帮助。”

译自 Cecil News

http://www.cecildaily.com/news/state_news/article_9bb922f3-03b3-5165-9275-477b577e4196.html


     科技动态


对话杰克·诺尔斯,探讨杜氏肌营养不良病人的基因治疗 (第一部分)

作者:詹姆斯·拉德克博士

译者:张平

     本月早些时候,我们报道了辉瑞公司收购“竹疗”(Bamboo Therapeutics)从而使该大型制药公司进入基因治疗行业的新闻。竹疗是针对巨型轴突神经病变(GAN)、杜氏肌营养不良症、脑海绵变性和弗里德里希共济失调等病开发的基因治疗。

     竹疗的早期支持者CureDuchenne Ventures投资了许多小型和大型生物技术公司,这些公司都在开发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的治疗方法。

     近日我们采访了CureDuchenne Ventures的总经理杰克·诺尔斯:CureDuchenne如何看待此次辉瑞对竹疗的收购?

     CureDuchenne医学博士杰克·诺尔斯:能与辉瑞达成合作令我们十分激动。他们之前就对CureDuchenne的其他一些活动给予支持。我们确实开展过称作CureDuchenne,Care的关怀使用项目,我们每个月都要带着理疗师和营养师走访各地,有可能的话还会与当地的小儿神经科医生讨论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的护理。我们还会邀请患儿家人来参加和学习如何开展居家按摩和理疗,此外我们的理疗师会培训当地医师,使他们能够胜任对杜氏症患儿的治疗。

     我们认为辉瑞团队在技术建设方面能成为竹疗的好搭档。辉瑞财力雄厚,因此能够投入大量资本用以建立规模够大的制造工厂,有望支持杜氏营养不良症和其他一些罕见病第二和第三阶段实验的开展,以及基因治疗产品的市场投放。基因治疗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利用腺病毒群(AAV),如果你正考虑为一名20或30公斤重的男孩治疗,那就需要足量的AAV以便达到基因治疗的目标。这十分昂贵,只有找一家很好的供货商,才能担负大批患者的治疗费用。

     我们觉得比起其他潜在的投资者,辉瑞是更好的合作伙伴,因为辉瑞承诺会给杜氏症的治疗留有足够空间。为了将来病患能够在市场上获得相应治疗,他们愿意进行大量前期投资,用以建设和运作制造工厂。

     竹疗的基因治疗效果如何?

     肌养蛋白是人体占比第二大的蛋白质,其基因则是人体最大的基因。因此很多部位都有可能发生突变。产生肌养蛋白基因变异,并不意味着就会患上杜氏肌营养不良症。肌营养不良还有许多其他类型。比如贝克氏是一种较轻的表现型,这类患儿的肌养蛋白基因大部分并未丧失,但它是一种N-序列突变,所以还是会编译相应蛋白质。

     虽然只是丧失了一部分,不过要生成蛋白质,对肌养蛋白功能还是有一定程度的最低要求的。所以尽管贝克氏患者的突变比例较高,但病情却较为缓和。

     而杜氏症患儿则通常产生了点突变,以至于蛋白质缩短或无法表现出蛋白质特性,从而导致杜氏营养不良症的症状十分严重。

     因此,基因治疗法其实并不是一定要修复病人的DNA,而是要输送一个迷你的肌养蛋白序列。如我所述,肌养蛋白实在太大,无法装入腺病毒群(AAV)。

     在北卡罗来纳大学肖晓博士的帮助下,竹疗团队也开发了一种基于贝克氏表型的迷你肌养蛋白序列。

     如果您将肌养蛋白视为某种减震器,那么在肌肉收缩时,它就会像一个大弹簧那样防止肌细胞撕裂,而迷你肌养蛋白序列就相当于这个弹簧的末端。因此它会使之更有弹性,但并不会修复患儿的基因突变。它只是提供了一个DNA序列用以制造肌养蛋白,尽管只是小小的迷你肌养蛋白。

     近期有没有计划进行第一阶段研究?

     竹疗在被辉瑞收购之后就可以利用腺病毒群,现在开始建设大型工厂,因此预计在2017年底或2018年初进行第一阶段实验的时候,工厂可能已经可以提供腺病毒群了。这就意味着去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时无需进行同等研究来证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用的是相同疗法,因为两者的制造过程是不同的。

     因此,所有临床实验的开展都会在他们现在建设的大型工厂中完成。

     要创造能够研制腺病毒群的巨大工厂会耗费大量时间,这是接下来12个月左右的工作重点。我们当然希望能在2017年底就进入第一阶段临床实验,但确实有可能拖延一些时间。

     许多公司都开始开发基因治疗项目,但却不清楚他们如何营利。一家医疗机构每年为孤儿提供药物就要花费25万美元,如此持续数年之久。但是基因治疗只要注射一次就能治愈患儿。要收取多少费用才能营利,而医学界会不会逃避这一次注射的费用呢?

     (未完待叙)

译自:Rare Diseases.com

9th August 2016

http://www.raredr.com/news/jak-knowles-duchenne


苹果与脸书如何将科技无障碍理念引向大众市场(第一部分)

作者:卡蒂·柯林斯

译者:任铮浩

     本文选自科技资讯网(Cnet)的技术赋能(Tech Enabled)专题,该专题刊载了一系列的文章,集中探讨了技术在帮助残障人社群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硅谷的巨头们往往对残障用户青睐有加,从而造就了大量残健皆宜的技术与产品功能】

     想象一下,朋友圈中某个广泛流传的笑话令身边的所有人都乐在其中,然而,你却由于看不到照片,不知道他们在笑些什么而显得形单影只。对于脸书(Facebook)的工程师马特·金而言,这一场景再也熟悉不过。

     近日,在伦敦的公司总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金坦言:“即使是谈话中那些最为不起眼的小花絮也能够令你隐约感到自己与周围世界的格格不入。”

     早在圣母大学求学期间,金先生便不幸双目失明,多年来,他始终致力于提升世界上最大的社交网络的无障碍水平。更为特别的是,他一直试图为全盲及低视力人士提供一种更好的图片浏览体验。

     每天都会有超过20亿张图片上传至脸书,凭借这些图片,用户之间能够以一种视觉化的方式进行交流,然而,作为一种交流方式,图片并非适用于脸书的每一位用户。金先生谈到:“对你而言,一张图片也许就能代表千言万语,不过,它们却对我没啥用处。”

     在金先生的推动下,今年五月,脸书推出了一款全新的工具,利用图像识别技术,为每一张图片生成一个内容丰富的信息描述列表。这一工具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以往的图片描述方式,在过去,但凡页面上出现了图片,屏幕阅读软件仅能读出“图片”二字以及上传者的名字。。

     金先生的工作完美地展现了诸如脸书与苹果等技术公司博采众家所长,有时甚至采取自家员工的建议,不断扩展其产品无障碍范围的过程。广大用户往往对此类功能一无所知。打开手机的设置菜单,浏览到辅助功能选项,你也许会发现一系列自己从未用过的工具。还有一些功能最初设计的时候仅仅是为了提升无障碍的体验,但是,最终却受到了所有手机用户的追捧。

     拥有庞大用户群的小众市场

     考虑到脸书对于无障碍事业的投入以及公司的巨大影响力,金先生告别了自己工作了大半辈子的IBM,投身于这一全新的团队。他谈到:“超过10亿的用户正在使用脸书的产品,然而,其中残障用户所占比例之低却令我久久无法释怀。”

     放眼整个世界,残障人士所占的人口比例的确少的可怜,但是,一旦将基数扩展到数十亿的量级,受到影响的用户数量却往往高达数百万之巨。目前,全球约有4000万全盲人士,同时,还有2.46亿人拥有严重的视力障碍。

     脸书的全新工具采用了一种特别的人工智能技术——图片识别,它能够为视障用户事无巨细的描述每一张图片的内容。金先生谈到:“我们根本无法雇佣一批专业人员,专门从事图像的描述工作,全世界不可能拥有足够的人力资源。”

     图像识别技术能够极大程度的改变视障脸书用家的使用体验,但是,其用处远不止提升产品的无障碍水平那么简单。

     【未完待续】

译自 CNet

26th October 2016


录入:伊然 添加:2018-02-27
<<上一条 >>下一条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2005-2020中国盲人协会视网膜病变者委员会版权所有

  • 网站制作:中国盲人协会视网膜病变者委员会网站工作组
  • 京ICP备11025159号-3
  • 无障碍技术支持单位:烟台朱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