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图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踏浪残障人电子资讯 /《踏浪残障人电子资讯》2016年12月第2期(选)

《踏浪残障人电子资讯》2016年12月第2期(选)

作者:
来自:
人气:1349
2017-03-29


《踏浪残障人电子资讯》

2016年12月第02期  总第224期


     【内容导读】 

     一、维权之声
     1、世界教育论坛通过《仁川宣言》
     世界教育论坛是教育领域最大的国际会议,每15年举行一次。2015世界教育论坛通过了《仁川宣言》。《仁川宣言》为今后15年的全球教育确立了新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表示,《宣言》鼓励各国政府为其国民提供终身学习机会,并确认教育是全球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体现了国际社会确保所有儿童和青少年获得谋求有尊严的生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以发挥其作为全球公民的潜能并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决心。
     二、专业天地
     2、实践融合,发展教育
     本文介绍的是一位马来西亚教师开展融合教育项目的情况。为了促进融合教育在马来西亚的发展,这位教师身体力行,不仅开办过融合教育幼儿园,还在自己的家里组织了融合教育校外项目。这位教师相信,融合教育将使正常发育儿童和特殊需求儿童共同受益,并将促进社会融合。发展融合教育是许多人的理想和目标,也是特殊需求儿童实现教育权利的现实需要。这位教师的努力和探索表明,尽管面临着困难,但只要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融合教育总能取得进步。
     3、双向情感障碍——一种鲜为人知的疾病
     作为一种精神疾病,双向情感障碍长期鲜为人知,患者受到两种极端情绪的左右,甚至威胁到自己的人身安全。好在,该疾病治疗的有效性较高,只要接受了合理的治疗,患者大多都能够回到正常的生活状态。然而,社会的不理解以及排斥才是精神障碍患者面临的最大挑战。
     三、社会生活
     4、克里斯·莫里着力推动视障者上网无障碍
     正当怀揣硅谷梦想的莫里先生加入创业者行列之际,却被查出患上了视网膜黄斑变性,几年内视力就会降到法定盲的程度。于是他开始接触视障群体,并决定全力投入网络无障碍的推动工作。他的公司已开发出一款基于语音操作的购物App,迈出了实现理想的第一步。
     5、盲文点显器——主流技术领域的盲区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人们阅读的载体已经逐渐由传统的纸张走向了各类显示屏幕。然而,尽管电子盲文早已有之,但是,由于盲文显示设备——点显器的价格居高不下,盲文的数字化进程十分缓慢。本文介绍了一种廉价的盲文点显器,希望,它的出现能够大幅度的推进盲文数字化的进程。
     四、科技动态
     6、全球同步转向使用新型疫苗,有望彻底根除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是一种主要影响幼儿的高度传染性疾病,它可使患者产生瘫痪。联合国在25年前就已推出全球性根除计划,而由于此前的疫苗存在隐患,此次全球同步转向使用新型疫苗有望最终消灭此病。
     7、残障公交乘客震动手环投入测试阶段
     尽管本文所介绍的ViBus手环设计并不复杂,但是,它却有可能极大地改善残障人士乘坐公交车的体验。作为一项由青年学生提出的创新设计,这种从根本上考虑到无障碍需求的做法值得各方人士加以借鉴。


     新闻


加拿大成为了第20个加入《马拉喀什条约》的国家

译者:雪岚

     2016年6月30日,多伦多报道:今天是一个历史性的日子,因为加拿大成为了第20个加入《马拉喀什条约》的国家(《马拉喀什条约》全称为:《关于为盲人、视力障碍者或其他印刷品阅读障碍者获得已出版作品提供便利的马拉喀什条约》)。《马拉喀什条约》是一部旨在让阅读障碍者平等获得非阅读障碍者所阅读的文学资料和信息的条约。加入条约的二十个成员国将获得条约所带来的益处。

     世界盲人联合会主席阿特·霍尔特说道,今天对于我们发起的全球运动来说,是另一个重要的日子。数年前,我们成功拥有了这一个为盲人、印刷品阅读障碍者获得无障碍图书的条约,它是一个伟大的胜利。而今天加拿大成为了第20个加入《马拉喀什条约》的国家,这是我们取得的真正胜利。三个月以后,即9月30日,该条约将在加拿大正式生效。届时成百上千万盲人和部分视力障碍者将能够无障碍地获得文学作品和学习材料,他们将会更好地融入社会。

     为了解决书荒问题,世界盲人联合会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共同发启了全球运动,成功出台了这一国际条约。在出版的图书中,以无障碍格式提供的图书不到10%。在发展中国家,此比例不到1%。而今天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足以值得世界盲人联合会和它的成员国庆祝。

     玛丽安·戴尔曼德是世界盲人联合会读书权利运动主席,也是为《马拉喀什条约》而战的领导人之一。她说道,经过无数位盲人及其他合作者的多年努力,我们正开始新一轮工作。

     戴尔曼德夫人说道,但要解决书荒,我们仍然有许多工作要做。在我们庆祝和展望未来之际,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离全球所有国家都加入这个条约的目标还很远。我们需要携手,继续努力,确保公约的贯彻执行。我们应确保无论盲人和印刷品阅读障碍者身处世界的哪一个角落,都能受到公约的保护。

     世界盲联呼吁世界各国加入《马拉喀什条约》,有效贯彻执行其条款,生产、跨国界共享无障碍版式作品,以实现条约的首要目标,并通过提升印刷品阅读障碍者获取文学作品和信息的水平,进一步保障印刷品阅读障碍者的权利。

译自:World Blind Union

http://www.worldblindunion.org/English/news/Pages/
Marrakesh-Treaty-Reaches-20-Ratifications-Needed-for-it-to-Enter-Into-Force.aspx


(美国)个人支持服务中心帮助严重精神障碍人士就业

译者:雪岚

     在美国处于就业年龄的成年人中,患有精神疾病或包括其它严重情感障碍等严重精神疾病的人约占5%。虽然在社区精神健康中心内,2/3左右的患者都希望找到工作,但是成功就业比例仅有15%。

     以上是《健康事务》七月刊中刊登的达特茅斯研究员新近进行的一个研究结果。不过,研究指出,尽管以上统计数字不尽人意,但许多精神障碍人士通过个人安置和支持服务是可以顺利就业的。但是,资金及刺激残障人就业的政策的缺乏正阻碍着精神障碍人士实现就业目标。

     “由于就业可以提升人的自尊、社会融合和社区参与度,因此,许多精神疾病患者把找到一份工作,并能长期保持就业视为主要诊疗目标。支持性就业服务可以帮助他们实现该目标。但是对于大多数精神残障人士来说,获得这种支持的机会并不多。”研究主要作者、达特茅斯健康政策和临床实践学院精神病学教授罗伯特·德雷克博士说道。

     在个人安置和支持模式下,社区健康中心的专家帮助中心客户寻找工作,并与精神健康专业人员紧密协作,帮助其长期保有这份工作。这种方法是20世纪90年代达特茅斯精神病学研究中心提出,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并被许多国家所采用。在五千名美国及其他国家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参与的对照试验中,研究人员平均跟踪患者19个月左右,享有个人安置和支持服务的大多数患者九个月之内便从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工作时常为常规工作时间的一半或更长一些,他们的收入超出了最低工资标准。

     另外,个人安置和支持模式还能节省成本。社区健康中心客户成功就业的第一年,其个人安置和支持服务成本为三千至五千美元。之后,成本可大幅减少。

     但是,即便个人安置和支持模式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认可,但是资金依然是个问题。“虽然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占的比例小,但国家或州政府代理中心依旧缺乏强制性的或充足的资金,无法为客户们提供个人安置和支持。”研究报告的作者如是说。

     作为目前国家精神健康护理资金主要来源的医保,并不涵盖就业服务的开支。根据《平价医疗法》,各州可以修改它们的医保计划,为严重精神障碍人士提供个人安置和支持服务。

     然而,大多数州并没有使用这些机制为个人安置和支持服务提供资金。

     最近美国联邦政府已采取措施,通过一个授予七个州的全新竞争性拨款项目,鼓励个人安置和支持服务。但是,对于大部分的精神健康中心来说,为个人安置和支持服务寻求多种筹款渠道依然有很大难度,尤其是在其他健康护理发生变化和不确定的背景下。”研究作者称。

     “这是一项已成功实行的干预措施,它可以提升我们国家一大部分人的生活质量,”德雷克说道,“我们早就应该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为扩展个人安置和支持服务提供资金支持。”

译自:Medical Xpress

7th June 2016

http://medicalxpress.com/news/2016-06-individual-people-mental-illness-employment.html


你知道吗?哮喘对于女性来说更可怕!

译者:斐欧

     女性患哮喘的危险性比男性更大。因为哮喘不仅会对我们的肺造成伤害,而且也会使得女性更难怀孕。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哮喘妇女可能会在怀孕时碰到更多困难,且怀孕率要低于未患肺部疾病的妇女。

     妇产科医生阿查纳?达尔文博士(Dr Archana Dhawan )解释说:哮喘对生育力的影响随着时间和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女性患者应该及早怀孕并且在怀孕前加强哮喘治疗。

     哮喘是一种由肺内呼吸道出现炎症而引发的呼吸系统疾病。一些哮喘的常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闷和夜间咳嗽不止等。通常患者都会感觉到难以呼吸。

     在幼儿期,男孩患病风险可高达女孩的两倍,而当年龄逐渐增大,情况开始出现逆转。由于激素水平升高,青春期前的女孩易出现严重的哮喘发作。我们观察到女性在绝经时期的患病几率达到高峰,此时这个数字是同年龄男性的两倍。

     导致女性发生严重哮喘的元凶是生殖激素。对于女性而言,哮喘的发病会受到月经周期,怀孕以及更年期的影响。

     提高患者对疾病认识的重要性可与治疗相提并论。当妇女怀孕时非常有必要为其提供最大限度的照料。

     AIIMS肺部疾病及睡眠障碍部主任兰迪普?谷里埃拉博士(Dr Randeep Guleria)表示:“女性需要对如下这些哮喘的触发因素特别小心,如使用生物燃料,比如烹饪、吸烟和被动吸烟、喝酒精饮料、其他环境因素,以及在每个月不同时间波动的激素水平等。”

     他进一步补充道:“女性患哮喘的危害被夸大,这使得问题更加复杂。人们觉得这些女性会受到终生性健康问题的困扰。但事实是她们能够怀孕并且正常分娩。”

     据谷里埃拉博士表示,在全球各国,吸入疗法都被认为是最优选的哮喘治疗方法。英美等发达国家在哮喘治疗中常使用人工呼吸器作为工具。

     “对于孕期妇女以及母乳喂养的母亲来说,这种方法既安全又容易使用。需要注意的是哮喘并不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与口服药物治疗不同的是,吸入疗法既安全,有效又经济,不仅对女性有效,对所有哮喘病人都是一种最佳疗法。然而在印度由于存在着许多对吸入疗法的误解和宗教信仰方面的原因,人们更多使用口服类固醇药物疗法来治疗哮喘。”谷里埃拉博士称。

译自:Hindustan Times

7th May 2016

http://www.hindustantimes.com/health-and-fitness/
here-s-why-being-asthmatic-is-more-worrying-for-women/story-1mPpR6HVPydh3XEMeTK8BJ.html


     维权之声


世界教育论坛通过《仁川宣言》

译者:雪岚

     世界教育论坛昨日在韩国仁川落下帷幕,会上通过了在一份未来15年的教育变革愿景——《仁川宣言》,宣言受到了包括100多个国家部长们、非政府组织和青年团体在内的全球教育界同仁的欢迎。宣言鼓励世界各国为全民提供融合性、平等的优质教育以及终生学习的机会。宣言将对联合国9月即将在批准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教育目标提供坚实的基础。

     “这个宣言标志着一个巨大进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说道,“它彰显了我们确保所有儿童和年轻人获得谋求有尊严的生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以发挥其作为全球公民的潜能并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决心。它鼓励政府提供终生教育,使人们可以持续成长和学习。它明确了教育是全球和平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仁川宣言》是以全球全民教育运动为基础的。1990年在泰国宗滴恩举行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首次倡议全球全民教育运动, 2000年,在塞内加尔达喀尔举行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再次重申了这一理念。“全民教育”和“教育千年发展目标“已取得了重大成果,但依然有许多目标还尚未实现,其中包括普及基础教育。目前,世界上仍有五千八百万儿童失学,她们大多数是女童。此外,两亿五千万儿童没有学习基本技能,虽然他们中有一半的人上过至少四年学。《仁川宣言》必须完成伟大的《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和《千年发展目标》议程。

     “如果这一代儿童在未来承担着减少社会不平等和不公正的现象,那么我们必须给予所有孩子一个公平的学习机会。这必将是我们共同的愿景和承诺,”联合国儿童教育基金会执行主任安东尼·雷克说道。

     另外,《教育2030行动框架》将于年底通过,该框架将为各国政府提供指导,通过该框架贯彻执行《仁川宣言》。它将以责任、透明和政府参与原则为基础,为宣言的执行提供有效的法律和政策教育框架的指导。有效的执行则需要对教育议程实行强有力的地区协调,严格的监督和评估。《仁川宣言》和《教育2030行动框架》将督促各国建立切合本国的开支目标,提高低收入国家的“官方发展援助”。

     闭幕式的发言者有“教育国际”主席苏珊·霍普古德,受教育权问题特别报告员基肖尔·辛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主席穆汗默德·阿穆尔,联合国全球契约执行主任乔治·科尔,联合国难民署高级专员安东尼奥·古特雷斯(通过视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副执行主任吉塔·拉奥·古普塔,世界银行集团全球实践副主席基斯·汉森,法语国家组织秘书长米夏埃尔?让,韩国副总理黄禹锡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艾琳娜·波克娃。

     “我们一致同意,每位学生都有享有优质、免费公共教育的权利,”“教育国际”主席苏珊·霍普古德说道。教育国际是一个代表全球三千万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组织。她说:“然而,为了实现所有教育目标,我们必须保证每个学生均有一个训练有素、具有资质、积极认真,为学生提供支持的教师。提供全民教育需要教育体系发生转变。为了执行《教育2030行动框架》,提高教育质量,我们的教育体系要转变成培养一个开放、协作的文化的体系,这是关键。”

     教育是取得所有“可持续发展新目标”的基础,使消除贫困、促进共同繁荣和宏观经济发展,创建一个和平、包容的社会成为可能。宣言阐明了我们需共同承担起实现这个愿景的职责,彰显了教育改变生活的可能性。

     “我们有共同的责任确保教育计划不落下世界上最为弱势的儿童和青少年——难民、国内流离失所儿童、无国籍儿童,因战争和不安全因素而失去教育权的儿童。他们是我们拥有一个安全、可持续发展未来的关键。他们的教育与我们所有人息息相关。”联合国难民署高级专员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说道。

     “我们必须共同促进、保护每个人的受教育权,确保人人都能享受优质教育,通过教育逐步培养和平、公正、人权和性别平等的价值观。让我们深感自豪的是,我们是世界教育论坛的召集人之一,承诺推进2030年全民教育的新行动议程。“联合国人口基金会”执行主任芭芭图恩德·奥索蒂梅因说道。

     “《仁川宣言》把公平的教育托付给了我们,它认识到性别平等和赋权女性参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们将朝着实现和平、公正和平等社会的全民教育的目标共同奋斗。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够普及这一理念,那么我们将会拥有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联合国女性执行主任、联合国副秘书长说道。

     世界银行集团全球实践副主席基斯·汉森说道:“我们很高兴在仁川设定了一个宏大的目标,确保全球所有儿童不仅可以上学读书,还可以得到优质教育,学习到他们所需的技能,使他们将来能过上健康、丰富多彩的生活,同时充分发挥潜能。优质教育是一个基本权利,是摆脱贫困,促进共同繁荣的根本。为了实现这一权利,世界银行集团作为教育发展协助的主要提供者,正在帮助一些国家启动所有可用的资源,将资金和可预测的结果联系起来,促进全民教育目标的实现。”

译自:UNESCO

22nd May 2015

http://www.unesco.org/new/en/media-services/single-view/
news/world_education_forum_adopts_declaration_on_the_future_of_education/#.VWN6aWBU3zI


     专业天地


实践融合,发展教育

作者:布丽奇特·罗萨路

译者:春鸭

     许多年前,特殊需求儿童只能呆在家里,上学读书只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如今,这些孩子虽然走进了学校,但往往会被安排在单独的班级里,或者去启智学校上学。

     这样的状况会延续下去吗?怎样才能建立让正常发育儿童和特殊需求儿童在一起学习的融合教育教室呢?如果学生们不是一起长大,不了解彼此在日常生活中的需求,我们又该如何讲融合和敏感呢?

     一起学习的好处

     教育专家安妮·苏芭丝妮相信,正因为有着诸多好处,所以才应该建立融合教室模式。

     “对特殊需求儿童来说,他们可以向正常发育儿童学习,尽管正常发育儿童不能向特殊需求儿童传授所有的知识。

     “对正常发育儿童来说,他们同样可以获得许多好处。比如,如果他们接触过特殊需求儿童,而有朝一日又成为了政策制定者,那他们就知道应该为残障人群制定怎样的政策。如果他们成为了建筑师,在建筑设计时他们就会考虑到无障碍坡道、无障碍卫生间。如果他们成为了教师,他们对不同的学习需求会给予更多的关注。

     “正常发育儿童可能会变得更加善解人意,而不仅仅是同情。”苏芭丝妮说。

     苏芭丝妮解释说,在看到盲人时,很多人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但如果是从小和特殊需求儿童一起长大,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人就会有本能的反应。标签化本不该存在,融合教育也应该成为常态。

     苏芭丝妮说:“因为习惯了人们做事的不同方式,所以对此也就更加理解。”

     作为自由顾问和讲师,苏芭丝妮有着特殊教育的背景。她在特殊教育领域耕耘了20年,并从10年前开始经营一家幼儿园。在她家里,她也看到了融合的效果。

     她的两个女儿上的是融合教育幼儿园,所以从小就接触到了特殊需求儿童。在幼儿园里。尽管不在同一幢楼和同一个班级里学习,但她们经常能看到特殊需求儿童。因为从小的接触,她们知道特殊需求儿童有学习能力,但不知道为什么要把特殊需求儿童分开安置。之后,她们上了私立学校,同样见到了特殊需求儿童。苏芭丝妮认为,这对她的两个女儿来说,是难得且丰富的经历。

     “现在,我的大女儿在大学里学习言语病理学,我的二女儿也曾在美国学过大众传播。但学了两个学期,我的二女儿觉得大众传播并不符合她的兴趣,她想当幼儿教师。”苏芭丝妮说。

     苏芭丝妮相信,她两个女儿的选择皆是因为接触过融合教育的结果。她解释说,了解特殊学习需求或不同学习需求人士是一回事,忘情的投入融合教育体系则是另一回事。投入融合教育体系会使人产生很大的变化,并会产生长期的影响。

     一个社区项目

     作为讲师,苏芭丝妮的工作是培训年轻人,使他们成为特殊需求儿童的老师。不过她意识到,她的学生们在马来西亚很难找到实践所学融合教育相关知识的平台。于是,她决定建立一个名为“校外融合”的项目。

     “我们家有地方,我也有时间,我还认识许多热心、有责任感,而且愿意了解融合教育的志愿者。这就是我建立这个项目的原因。这个项目是大学和学院学生们学习融合教育的平台。我们探讨体验式学习,但在马来西亚,有实践体验式学习的地方吗?至少我没看到。

     “志愿者们很喜欢在我这儿学习。他们说,他们从没见过像‘校外融合’这样的项目,也不知道特殊需求儿童能和其他儿童一起学习。”苏芭丝妮说。

     在苏芭丝妮的志愿者中,有马来西亚世纪大学和马来西亚精英大学的学生,有母亲,有祖母,还有社区中想要了解融合教育的居民。

     苏芭丝妮说,“校外融合”项目是一个宣传计划。这个项目可以告诉人们,融合并不只发生在特定的场所,融合是可以随时随地发生的事情。

     “校外融合”项目开始于2016年1月,每个月在第二和第四个星期的星期六举办两次活动,时间是上午的9点到10点半。每次活动都会有一个主题,比如艺术、手工、阅读、音乐和体育。大部分活动是在苏芭丝妮的家里进行的,而体育活动则会在天气好时安排在附近的公园进行。

     因为场地限制,每次活动最多只能有20名学生参加。其中,最小的学生为两岁,最大的学生为16岁。16岁的学生是个患唐氏综合症的女孩,曾上过苏芭丝妮的幼儿园。现在她是班长,还要教其他学生跳舞。

     参加该项目的儿童家长们并不愿意成为志愿者,但他们会向志愿者们提供饮食。

     “在我们的项目里,没有标签化,也没有障碍。至今为止,参加我们项目的学生有脑瘫、唐氏综合症、自闭症、语音发展迟缓、智障儿童和学习迟缓儿童。我们还没接收过视障和听障儿童,因为我们的环境对视障儿童可能不安全,我们也不会打手语。

     “也有正常发育儿童参加我们的课程,他们与特殊需求儿童的比例大约是一半对一半。在我们的班级里,通常有10名特殊需求儿童和10名正常发育儿童。正常发育儿童是特殊需求儿童的兄弟姐妹或者朋友的孩子,他们想通过活动更多的了解特殊需求儿童。”苏芭丝妮说。

     申请方式

     在“校外融合”的脸书页面上,苏芭丝妮收到了一些家长的消息,这些家长询问他们的孩子是否能参加“校外融合”的活动。

     苏芭丝妮介绍说,家长们可以帮助孩子提交加入申请,她将通知家长,提交申请的孩子可以参加哪次活动。目前,已有不少孩子提出了申请,但优先选择的是那些曾经上过苏芭丝妮幼儿园的孩子。

     “我会给所有提出申请的孩子机会,不过一个孩子一般不能参与所有的活动,但我也不会主动地邀请其他人来参与。”苏芭丝妮说。

     苏芭丝妮的志愿者一部分是她所教的大学学生,一部分是他人推荐来的。她不会随便去找志愿者,因为她相信不是什么人都能陪伴孩子的。

     最近,“校外融合”项目增加了涂料喷图活动,孩子们也可以带着自己的乐器来参加集体鼓乐活动。存在感观处理障碍的孩子对声音会做出反映,还有一些孩子则会全神贯注地演奏自己的乐器。

     苏芭丝妮承担了项目的所有开支。她说:“上帝是仁慈的,他为我们准备好了一切。我还留着开幼儿园时所用的设备,所以我有玩具和一些家具。朋友们也会给我捐一些东西。

     “只要我有精力和时间,我就一定会把这个项目做下去。我还想把这个项目推广到别的州。我可以培训其他人,他们可以观摩我的项目,还可以在当地复制这个项目。这个项目所需的经费很有限,关键是组织者如何与社区接触。”

     结语

     苏芭丝妮希望“校外融合”项目能提高人们的融合意识,并希望有朝一日不同学习需求的孩子们能在同一教室里学习。

     “我想让家长们知道,如果他们想要实现融合教育,首先就要想想,他们是否愿意让自己发育正常的孩子和特殊需求的孩子一起在融合的环境中学习。许多人说他们想参与融合教育,但他们的特殊需求孩子和正常发育的孩子却上了不同的学校。如果真想实现融合,那么为什么不让特殊需求儿童和正常发育儿童上同一所学校呢?

     “如果家长们想让特殊需求儿童在家里学习,那么为什么不让发育正常的孩子也在家里一起学习呢?我们是否能换一种思路?我们是否能找到其他的路径?这就是我要说的。当然,困难肯定是有的,比如我们缺乏懂得融合教育的教师。在马来西亚,教师培训课程中虽然有融合教育的内容,但对融合教育的界定依旧不够明确。我们做好了迎接融合教育的准备吗?”

译自:Thots and Tots

13th July 2016

http://thotsntots.com/making-the-inclusive-classroom-a-reality/


双向情感障碍——一种鲜为人知的疾病

译者:任铮浩

     多年来,埃丽莎·林(化名)的生活一直为两种极端的情绪所左右。在心情低落的日子里,她终日卧床,脑海中充满着死亡的念头。然而,一旦陷入癫狂,她便会凭着一时的冲动,买回大量自己和家人根本不需要的鞋包和衣物。少年时代的林小姐往往在情绪高涨之际饮酒无度。如今以年界三十的她说道:“对我而言,在短时间内耗尽自己的存款早已是家常便饭。”

     尽管林小姐双向情感障碍的症状十分明显,但是,在确诊并得到有效治疗之前,她依旧有过被误诊的经历,还于2007年住进了医院。

     甄别困难

     2010年的《新加坡精神卫生研究》(SMHS)显示,共有1.2%的成年国民在生命中曾一度患有双向情感障碍。该研究发现,在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发病后,他们用于求医问药的时间平均约为九年。

     从2012至2014年,心理卫生学院(IMH)平均每年可确诊1200例该病患者。时至今日,医生们仍感到,由于病症的二元性特点,精神健康疾病的甄别和诊断依旧是一大众所周知的难题。鹰格医院心理学专家林邦伦(Lim Boon Leng)(音译)博士认为,其可能是最难利用医疗手段实现诊断的疾病。

     心理卫生学院普通精神病科主任,情绪障碍部门负责人莫业明(Mok Yee Ming))(音译)博士表示,人们普遍认为,双向情感障碍由人脑内控制情绪、感知与判断的化学物质失调所致,患者周期性的反复呈现出狂躁或轻度躁狂(及经历健旺和情绪高涨)以及抑郁的特点,每个情绪周期持续数周到数月不等。该疾病的症状在成年之初及有所表现,充满着变化与挑战的经历往往会成为患者发病的诱因。他解释道:“双向情感障碍患者一般不会将自己情绪的起落与疾病联系在一起,周围的人们也经常将之视为青春期的异常表现。”

     林博士表示,在情绪高涨的日子里,患者们甚至会醉心于“从所未有”的信心与不断膨胀的自尊之中,在此期间,他们的经历日趋旺盛,情绪不断亢奋,还常常变得异乎寻常的口若悬河,脑海中思绪纷杂,注意力无法集中。

     并非抑郁

     林博士补充道,许多患者常常会在抑郁阶段寻求帮助,此时,他们的症状与“临床上的抑郁症差相仿佛”。此外,目前也尚无针对双向情感障碍的客观检测方法。他谈到:“心理医生一般基于患者和其家人所提供的情况以及在咨询过程中的观察做出诊断。在那些对患者本人不甚了解的人们看来,他们的情绪变化也许并不足为奇。”

     在少年时代注意到其怪异的表现之后,林小姐的父母便开始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先前的心理医生认为她患上了抑郁症,因此开了一些抗抑郁药。林小姐谈到:“服用了大量不同种类的抗抑郁药之后,狂躁的情绪又占据了上风,有一次,我甚至同时服下了五种药品。”

     由于成绩欠佳,她不得不于2006年终止了大学的学业。在躁狂情绪发作期间,她甚至在不到六个月的时间内,经历了五次恋爱。目前仍在心理卫生学院接受后续治疗的林小姐谈到:“我最终来到了心理卫生学院,接受了为期一个月的住院治疗,因为,医生注意到,我的妄想症状日趋严重,可能会威胁到我的人身安全。”

     林博士表示,一旦患者在情绪狂躁期间表现出行为异常或攻击性倾向,可能会对他们自己或周围的人们产生伤害,那么,住院治疗往往便会成为最后的手段。他谈到:“例如,有些患者会产生严重的幻想,认为自己是某个大人物,或是成为妄想狂,感到身边的所有人都要伤害他。因此可能会对臆想中的坏人发出攻击和施以暴力。还有些患者认为,自己具备了某种特殊的能力,例如一位男青年就坚信,他有着蜘蛛人的超能力,因此,试图攀爬墙壁。”

     药物介入

     林博士介绍到,目前,治疗双向情感障碍主要依靠情绪稳定剂以及抗精神病药物。莫博士也表示,但凡患者处于情绪抑郁期,医生们也会在情绪稳定剂的基础上加开抗抑郁药。他谈到:“不过,服药过程必须基于医生的严格监测,因为,抗抑郁药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可能会令患者由抑郁期转向躁狂期。”

     在上月的《情感障碍期刊》上刊登的一份临床试验报告宣称,抗抑郁药可能会导致快速循环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抑郁期症状以及情绪波动加剧。对于双向情感障碍患者而言,所谓快速循环指的是在12个月的时间内经历四次以上的情绪变化周期。

     莫博士介绍到,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们还经常接受诸如认知行为治疗等社会心理治疗。这能够帮助患者在波动周期来临之际,明确早期症状,从而,积极寻求治疗,以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避免该病的发作。导致双向情感障碍复发的原因不仅包括精神压力和睡眠不良,还包括酗酒以及非法用药。他谈到:“精神病医生可能会要求以精神病专业护理人员、社会工作者或职业治疗师定期上门的形式,对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帮助他们走好康复之路。”

     治疗有效性高

     迄今为止,双向情感障碍尚无法治愈。尽管仍会复发,但是,该疾病却有着较高的治疗有效性。林博士介绍到:“只要借助正确的治疗方法,80%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控制,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能够回到发病前的生活状态。”

     林小姐坦言,尽管需要终身服药,但是,凭借着正确的治疗方法,她的情绪十分稳定。2007年接受首次住院治疗之后,她的病情一度复发,并分别于2009年与2011年两次入院,全职工作与业余学习的压力是导致其病情反复的根本原因。去年,林小姐从大学毕业,目前是某公司的经理。她希望,自己能够就此定居并建立家庭,但是,一旦得知了她的病史之后,心怡的对象便不约而同地纷纷止步。通过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林小姐希望社会能够减少对于精神疾病患者的污名化,同时,鼓励患者尽早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她谈到:“无论近年来的宣传活动如何风起云涌,但是,对于精神疾病患者的污名化现象却依旧存在。我希望,整个社会都应该接受如我这般的特殊人士,因为,这一疾病不应该成为我们的标签。”

译自 The Malay online

7th October 2015

http://www.themalaymailonline.com/
features/article/bipolar-disorder-living-with-a-secret-disease#sthash.0vwA7zEu.dpuf


     社会生活


克里斯·莫里着力推动视障者上网无障碍

作者:娅斯敏·帕里,威尔·欧肯登(音译)

译者:张平

     24岁的克里斯·莫里怀着现代硅谷梦进入了2010年的夏天。

     他放弃了政治学的博士学业,抱着自创公司的目标来到了加利福尼亚,加入了创业者的行列。

     莫里先生的视力原本几乎完好无损,但后来却有所下降,在他接受了视力检查后,验光师为他做出了最新诊断。

     “那时我的视力无法聚焦,医生就试着为我对症下药。”他告诉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的播客新节目“Control Z”。

     最后的诊断结果表明,他罹患了发病率仅为万分之一的遗传疾病“发身期前视网膜黄班变性”。

     这种疾病会危害位于眼球背面的感光组织视网膜,尤其还会影响到靠近视网膜中央的一小块区域,这块区域称作“黄斑”,专门负责对中心视野的敏锐感知。

     莫里先生表示,尽管尚不明确,但是根据眼疾的恶化趋势来看,3至5年后他的视力就会下降到法定盲的程度。

     他说:“我确实感到时日不多了。”

     在视力下降的过程中,莫里先生开始潜心研究如何在视力退至法定盲后仍然能够活跃在互联网上。

     他说:“对我而言,最可怕的事莫过于不能继续我现在的工作,以及不能继续在广阔的网络世界中与人交流。

     “我竭尽所能,以确保自己能够幸免于难,。”

     一部分盲人完全隔绝

     莫里先生在失明前从未想到过自己的公司会专注于盲人上网无障碍的事业。

     他说:“在我开始失明之前,我都搞不清楚自己有没有遇到过一个盲人。”

     他和老年人交流之后才开始接触盲人。

     “老年人失明时所陷入的处境比其他所有人都更为困难,不仅因为他们缺乏网络技术背景,更是因为网络工具的存在是基于用户掌握互联网基础的假设之上的。”他解释道。

     “对于并不熟悉互联网技术的人来说,要让他们理解何为电子邮件或何为脸书,以及让他们通过繁复的读屏软件来使用这些工具就尤为困难了。”

     读屏软件可以扫描文字代码并为使用者大声朗读出来。

     但是莫里先生表示,使用这种读屏软件对某些盲人而言可能太过辛苦,以至于他们甚至不碰读屏,也与互联网世界完全隔绝。

     他说自己想帮助开发者更好地设计一种听觉优先的上网体验,让使用者可以只听到他们要听的内容。

     他说:“我们希望帮助开发者在他们的App中加入一种对话交互体验,就像视觉体验那样。

     “目前所有的App资源都只会在屏幕上加入按钮,或快速模仿视觉框架,而从未加入会话功能。”

     ‘倘若无需掏出口袋就能使用任何一款App’

     苹果手机上有一款著名的App叫作SIRI。

     SIRI的使用相当直观——只要使用者告诉手机要做什么,它就会照办——但是SIRI还是有局限,这正是莫里先生希望加以改进之处。

     他说:“我希望我用不着从口袋里掏出手机,只要用自己的声音就可以操作所有App。从技术层面来看,我觉得那并非不切实际。我觉得现有的技术就可以实现,只要应用得当就可以迎刃而解。”

     去年,莫里先生和他的公司为实现理想迈出了第一步,他们开发了一款基于语音操作的购物App“说购”(SayShopping)。

     如果使用者想买某件商品,只要说声“购买”,就能进入交易流程了。

     莫里先生表示,在时间飞逝,视觉逐渐丧失的过程中,他愈加努力地投入工作,以期可以实现他那长长的理想清单。

     他之所以能够邂逅无障碍工作,带领倡导团队,并开创这项事业,都是因为他用一种全新的体验方式适应了这个世界。

     他还说,科技并没有减慢他的速度,反而让他工作更有效率。

     莫里先生说:“因为我不断训练,久而久之,就能以每分钟650词的速度阅读新闻,用3倍的语速收听播客节目。

     “因此,在那些网站浏览较为困难的地方,只要我发现资源并将之转变为无障碍格式,比如RSS(简易信息聚合),我就可以比以前吸收更多信息了。”

译自:ABC.net

10th May 2016

http://www.abc.net.au/news/2016-05-11/
chris-maury-making-internet-accessible-for-visually-impaired/7395694


盲文点显器——主流技术领域的盲区

译者:任铮浩

     随着传统盲文使用率的降低,我们开始寻觅相应的替代产品,各种廉价的盲文点字显示器。尽管在过去的600年里,我们阅读印刷体或手写体文字的方法并没有出现任何巨大的变化,然而,承载这些文字的媒介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从兽皮和蜡制过的木片到纸张,进而出现了LCD显示器和电子墨水屏,如今,无论身处何方,我们都能够轻易地寻找到大量的阅读材料。有赖于数字读物和传统纸质印刷技术的蓬勃发展,阅读的资料选择事实上已经没有了任何障碍。

     然而,这仅仅是明眼人的生活。对广大视障者而言,根据自己的要求随心所欲的读书则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时至今日,尽管只需50英镑,人们就可以买到一台Kindle阅读器,但是,而与之配合使用的普通盲文点字显示器的造价则可高达阅读器的20至40倍。除此之外,绝大多数点显器仅能显示一行文字,一般不超过40个字符。

     视障辅助技术讲师、咨询师、盲文的推崇者戴夫·威廉姆斯向本刊记者介绍到:“最为便宜的点显器售价也在900英镑上下,且仅有12个点字方,意味着它一次只能显示12个字符。因而,使用此类机器时的感受与操作过去的诺基亚手机或是上世纪80年代的计算器如出一辙。不过,很明显,制作一台15英寸的点显器也并非明智之举,因为,人们的手指在同一时间内,只能触摸到一个极小的范围。然而,12个字符的显示区域的确有些捉襟见肘,为了阅读后面的文字,用家不得不频繁的按动滚屏案件。”

     现有盲文点显器和阅读器的售价之所以居高不下,其原因在于他们所采用的技术。如今,市场上绝大多数在售的点显器使用的都是压电陶瓷晶片,一旦被电控制信号所激活,晶片就会产生形变,从而,顶起其上连接的盲文点。这意味着,对于机器上的每一个盲文点而言,你都需要一个独立的晶片控制它的起落,而每一个字符显示方都由六至八个点子所组成。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绝大多数消费类电子产品的价格都会显著下降,但是,有鉴于制作材料的稀缺以及整体结构的复杂,点显器的售价始终居高不下。

     力挽狂澜

     想要生产廉价的点显器,其中存在的问题显而易见,但是,迄今为止,市场上尚无可行的解决方案。如今,据我们所知,至少有三家机构正在面向视障读者,开发多行的盲文显示器。

     其中,最为接近成功目标的要属一家名为布里斯托尔盲文技术公司的非盈利组织,他们正在研制一款名为卡纽特的多行盲文电子书阅读器。利用现有的驱动马达和塑料齿轮,公司计划将卡纽特的售价控制在440英镑上下,与iPad或是入门级笔记本电脑的价格差相仿佛。谈及该产品命名的初衷,布里斯托尔盲文技术公司创始人爱德华·罗杰斯介绍到:“卡纽特王正试图力挽狂澜,扭转盲文逐渐走向消亡的趋势。这似乎是一个充满了幻想色彩的意向。”

     在后台层面,卡纽特所使用的是拉丝博理公司的Pi型计算机,用以控制马达的运动。其开元的固件通过C语言编写,而所有用户界面所用的则是Python语言。罗杰斯谈到:“我们所采用的是相对机械的技术手段。每个马达的处理单位是一整列的盲点,而不是一个独立的金属栓,因而,每一行盲文点仅需一个单独的马达驱动即可。”

     目前,罗杰斯和他的研究团队正在集中经历,开发卡纽特的第七代原型产品,其厚度仅为1.5英寸,而重量也降至2公斤左右。先前推出的第六代产品外壳为木质,厚度达4英寸,全机净重数公斤。尽管体积庞大,然而,经过测试之后,该机依然收获了来自视障人社区的广泛好评。

     罗杰斯谈到:“第六代产品先后走进了20个测试家庭,有超过100位用户对其进行了试用。我们在其中添加了数本电子书,用户们对此爱不释手。通过试用,他们希望,能够在加快机器反应速度的同时,缩小其体积,这也是我们想要在第七代产品中着力解决的问题。”

     罗杰斯强调,“公司并没有任何挑战现有盲文点显器所采用的压电陶瓷技术的想法,至少目前尚无此种打算。卡纽特每次只能刷新一行显示文字,刷新速率约0.3秒左右,尽管该速度应对阅读所需已绰绰有余,但是,离传统点显设备所推崇的同步刷新标准仍相去甚远。同时,该机器的工作噪声相对较大,不过,此种声音仍处在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作为一位受过系统培训的动画制作师,罗杰斯很久以前就停止了自己所有的其他工作,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卡纽特的开发之中。他于2012年创建了布里斯托尔盲文技术公司,并设法争取到了12万英镑捐款,作为卡纽特的开发经费。

     谈及自己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初衷,他表示:“我们总是感到精疲力竭。不断设法降低产品的价格能够帮助我们更为顺利的获得捐款。参与该产品开发的工程师要么完全志愿投入,要么仅收取十分低廉的工作报酬。他们看重的是,我们的工作并非为了谋求一己私利。”

     罗杰斯预计,一旦卡纽特正式走向市场,就立即可斩获数千销量。他谈到:“我们不能仅仅依靠社会捐款生存,必须拥有自给自足的能力。不过,我们会将所有的销售盈利重新投入到技术的研发中去。”

     考虑到其他大量同类研究项目由于缺少资金,而不得不限于停滞或被迫放弃的窘境,放慢产品上市的进程也许是一项可行的战略。罗杰斯表示:“总有相当多的公司尝试研究同类产品,此种情况屡见不鲜。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公司必将中途放弃,退出竞争市场。”

     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便是佩拉科技公司主持开发的Anagraphs项目,该项目从欧盟获得了120万英镑的资助。他们计划研发一款盲文电子书阅读器,利用石蜡在高温状态下会产生膨胀的原理,将代表盲文点的小栓顶至合适的位置。遗憾的是,开发资金已于2014年彻底告罄,因此,作为一家追求商业利益的企业,佩拉科技公司不得已暂停了该项目的开发。

译自 ars technici uk

18th March 2016

http://arstechnica.co.uk/gadgets/2016/03/alternative-cheaper-braille-displays/


     科技动态


全球同步转向使用新型疫苗,有望彻底根除脊髓灰质炎

译者:斐欧

     针对脊髓灰质炎的控制和预防,全球150多个国家正在同步转向使用新型口服疫苗,此举对最终根除这种疾病有着重要意义。

     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影响五岁及以下儿童。这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可侵入患者神经系统并使易感儿童产生瘫痪。

     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是最后两个仍受脊髓灰质炎肆虐的国家。到目前为止,今年已有12例报告的病例。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脊髓灰质炎部门主任哈悉尼表示,在25年前,当根除脊髓灰质炎计划开始时,每年大约有35万儿童因为该病而瘫痪。

     这种疫苗已经成功使用了30年,对三种类型的脊髓灰质炎病毒有效。由于2型病毒字1999年以来就没有发生自然传播的病例,因此已没有必要针对它进行免疫。

     我们的目标是到今年年底中断病毒的传播,到2019年,在全球范围内彻底根除该病。

     世界卫生组织根除脊髓灰质炎主任米歇尔?扎弗兰说:“这项工作还未结束,必须要等到我们彻底消灭这种病毒才算是最终获得成功。”

     “这是因为任何残存的病例都有可能将病毒重新引入世界其他地方。”哈悉尼说。

     哈悉尼在周一的采访中表示,这是第一次全球各国在一起同步开展一项行动。

     所有孩子都得到保护

     他表示,通过与巴基斯坦当地社区领导合作,疫苗接种者得以克服当地居民对疫苗接种的阻力,并能够覆盖更多的儿童。

     有时他们去那些地方为孩子接种疫苗时还需要冒着生命危险,不过从二三月份的情况来看这种阻力正在变小。

     在过去两三年里,尼日利亚北部的疫苗覆盖也得到了巨大的提高。若这种趋势得到保持,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得到覆盖。

     但在极少数情况下,口服疫苗中所含的微量脊髓灰质炎病毒会使接种的儿童感染该病。

     因此,在全球126个国家,包括中国,印度,巴西和尼日利亚等人口大国统一协调停止使用针对2型脊髓灰质炎的口服疫苗就显得尤为重要。旧的疫苗将在监督下被销毁。

     新型疫苗将不再覆盖2型病毒,Hosseini承认这会存在风险。

     “人们对疾病怀有恐惧,病毒爆发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因此我们制定了疫情应对计划。”

     有免疫缺陷的儿童在接种疫苗后有可能将疫苗中的微量病毒传播给其他人。

     据哈悉尼表示,应对计划包括保留一些旧的口服2型疫苗和注射式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等。

     此次新旧疫苗转换对于疾病自然传播被完全控制后最终彻底停止口服疫苗的使用有着重要意义。

     对于已经70岁出头的莫汉?阿南德来说这项疾病根除计划非常有意义,他从小生活在印度,1岁的时候感染上脊髓灰质炎,如今他还有跛脚的后遗症。

     “连走路和跑步这样的小事都没法做到,这会让儿童心理受到打击。而幸运的是,将来的孩子就不会受到这样的伤害了。”阿南德表示。

     哈悉尼称,实现这一目标将大约需要40亿美元的资金,至今仍有15亿美元的缺口有待筹集。加拿大等国正在通过倡导活动等项目来支持这一行动。

译自:CBC News

18th April 2016

http://www.cbc.ca/news/health/polio-vaccine-1.3541820


残障公交乘客震动手环投入测试阶段

作者:丹·罗宾逊

译者:任铮浩

     最初,震动手环仅仅是求知少年达莉亚·步兹塔的一个创意,但是,很快,它就可能成为身患残障的公交乘客每日出行的必备工具。在一家科技公司的主持下,这位18岁的比尔伯勒公立学院学生见证了自己的“ViBus”震动手环——一款能够在公交车进站之际,向听障和视障乘客发出提示的设备——从概念提出到产品测试的全过程。在运输部(DfT)主办的某项国家级技术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之后,达莉亚设计出了该手环的原型产品。负责本次测试的公司来自南安普顿,名为“移动携行”(Mobile Onboard),一旦其所主持的测试工作获得了成功,相应的产品便会很快完成开发并投入商业销售,以期提升数百万英国人的生活质量。

     来自西布里奇福德的达莉亚表示:“看到该手环真正开始运行的那一刻,一种不真实的感受不禁油然而生。想想一下,曾几何时,它只是我脑海中的一项创意,而如今,却真正投入了工作,该手环能够走到这一步,令人不由得兴奋不已。我衷心希望,该设备能够为人们带来帮助,同时也很高兴能够见到,许多人为之所付出的巨大努力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回报。我也戴上了手环,加入了测试者的行列,当它发出震动的瞬间,我的内心也感到了丝丝震颤。手环能够正常工作令我如释重负,尽管这仅仅是一个相当简单的创意,但是,其中却涉及了大量的技术因素。”

     英国皇家盲人协会(RNIB)的调查数据显示,在英国,有200万人患有视力障碍,到2050年,这一数字可能会达到现在的两倍。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对于视障者而言,出行与交通是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

     达莉亚关于Vibus震动手环的设想在“全民携行”(All Aboard)竞赛中脱颖而出,该向比赛,由代表运输部的科技企业“Transport System Catapult”主办,面向全英国14至18岁的学生征集参赛作品。ViBus手环通过蓝牙与公交车建立连接,一旦用家抵达了自己的目的车站,其便会发出震动。据悉,此次测试将于本周开始,由希诺公交公司的YOurbus承担测试任务。全民携行的主要技术人员杰米·陈-潘思利谈到:“从去年达莉亚在全民携行竞赛中提出该构想,直到如今的设备测试,整个过程都十分完美。这一项目的开展体现出,即使简单的技术创新也能够彻底的改变人们的生活,向着更好的方向不断前进,我们要向所有陪伴着我们走到今天的企业与组织表示感谢,感谢他们的支持。通过测试,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反馈信息,同时,我们也希望,该项目能够很快步入下一阶段,让我们有机会向有需要的民众提供该设备。”

     在测试过程中,皇家盲人协会与英国导盲犬协会等慈善组织提供了巨大的帮助。皇家盲人协会问题解决战略及计划部门负责人史蒂文·泰勒表示:“公交出行对于许多视障人士有着无与伦比的重要性,无论是上班、购物,还是出门访友,他们依靠的都是公交车。然而,众所周知,对于全盲或低视力人士而言,出行和交通的障碍仍是生活中的主要难点。伴随着公交公司以及司乘人员的优良服务,高技术产品已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很高兴的见到,借助诸如该手环等全新的创意,人们从源头上考虑到了无障碍设计的需求。”

译自 Nottingham Post

5th March 2016

http://www.nottinghampost.com/Nottingham-student-s-vibrating-wristband-idea/
story-28866296-detail/story.html#ixzz42LfWyqFG


录入:伊然 添加:2017-03-29
<<上一条 >>下一条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2005-2020中国盲人协会视网膜病变者委员会版权所有

  • 网站制作:中国盲人协会视网膜病变者委员会网站工作组
  • 京ICP备11025159号-3
  • 无障碍技术支持单位:烟台朱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