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图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人生杂感 /天路穿越——猫耳山(之一:不错的开局)

天路穿越——猫耳山(之一:不错的开局)

作者:冰琴
来自:
人气:1463
2012-05-27

关于我与猫耳山,那还要从去年的这个时候说起。因为此前我并未听说过此处。直到当时听新闻偶然听到北理工的登山队被困在了那里方有了去了解并挑战它一下的想法。然而这想法的产生也并非完全源自我自不量力的狂妄性格,实际上更多是出于好奇心的驱使。我就是想不明白,一座区区不过1300米海拔的小山怎就可将39人的大队人马困在其中十几个小时动弹不得,最后还要迫使警方出动直升机才最终脱险?为了一探究竟,我决定有机会一定要亲自走一趟。最终我和伙伴把时间敲定在了今年的“五一”小长假,路线则选择经典的泗马沟至金陵车厂一段。
 
    当然,我们也知道这次穿越肯定不同以往。既然许多驴友在提及猫耳山时都会把险要和复杂挂在嘴边那么就肯定有他的依据所在。因此,做好充分准备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就是必须的。正是基于此种有备无患的指导思想,我们在出发前两周便开始着手在各户外网站搜寻猫耳山穿越的攻略,并综合文字、照片以及卫星地图所提供的资料大致掌握了沿途的路况、险段位置、危险程度和通过方法等信息,并经过对比在其中选了一篇最为详实的打印出来随身携带以做指导。同时,为了摸清葫芦棚村登山口的具体位置,我也在小长假的前一周抽出一天时间乘车到实地做了简单考察。至此一切准备就绪。4月29日清晨,我和伙伴打点好各自应用的装备,启程向猫耳山挺进。
 
    如果从地图上看,位于周口店镇的猫耳山与良乡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11公里而已,但开往泗马沟的32路小公共却要绕来绕去走上近一个半小时。加之我和伙伴都不是第一次出游,对北京各郊县大同小异的沿途风光均无太大兴趣。因而只是偶尔睁眼看看窗外,更多的时候则是在闭目养神积蓄体力。
 
    上午8:20,我们在泗马沟下了公交车沿盘山公路向高处的葫芦棚村进发,正式展开了穿越猫耳山的行程。由于此前来探过路,我对泗马沟到葫芦棚这段漫长的上升缓坡倒是早有思想准备并且也告知了伙伴这段需要走上一个小时左右。但即使如此,待各自背着数公斤负重的我们终于在九点半钟来到葫芦棚村委会门前时也都感觉到了一些体力消耗。于是我们坐在路边拿出水和食物边吃边聊。而话题自然依旧是围绕着后面的行程和时间安排等。按我的设想,我们既然能在不到10点就到达此处按说时间应该是比较充裕的,就算后面的路有些坎坷最迟在天黑前下山也是有把握的。可伙伴却不这么认为,她叫我不要盲目乐观。说依她几次和我同行的经验来看,受我眼睛的制约,再往后我们速度难保不会堪比蜗牛。别说五六点钟下山,就算是晚上八点的末班车能不能赶上都很成问题。听她这么打击我的积极性我心里自是不太服气儿,可之后残酷的事实却无情验证了伙伴的判断是相当准确的,我确实是过分高估了自己的实力。这是后话暂且不提。我喝了口水抬头望向眼前的高山忽然想到另一件事。伙伴在车上对我说她穿越过北京周边不少的山岭,总体感觉是这些都是一样的并没有太大区别,最多只是石头的颜色不同罢了。可我却不这么认为。就拿房山这边的山和北部怀柔、密云的山相比,只要仔细观察还是可以看出很多不同的。除去石头的颜色有黑、灰、白、红、黄等多种呈现外,其纹路实际上也有很大差异。同样是一道直立断崖,在房山这边灰黑色的岩石上多为一条条倾斜向下的横纹,而在北部山区则基本上是垂直的竖纹。至于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别我也不是很清楚,或许是由于它们本就属于两条不同的山脉,因而形成的原因、年代以及岩石的质地都有所不同吧。不过可以明显看出的是,相对于北部的燕山山脉这里的石头是更适于当作建材使用的。否则也不会有如此星罗棋布的采石场跑房山来扎堆儿了。
 
    休息了15分钟,我们起身继续前行。在右转进一条稍窄的水泥路后约50米便是葫芦棚登山口的所在了。上次我来探路也仅是到此为止的,然而实际上这里才是正式穿越的起点。沿土石山路向上走了不到10分钟果然看到了攻略上所说的煤矿井口。但另我们不解的是攻略上说这里应该是有左右两个井口才对,可我们却只看到了一个。并且这个岔路口呈一个不规则的“X”形,如果不能找到另一个井口我们就没办法判断左右,进而难以决定到底是从哪条路向上。但好在路口不大时间也不紧,我们还可以从容地分头去把几条向上的路都摸索一遍,最终在距离第一个井口十来米的一段岩壁后找到了另一个,同时确认了继续攀登的路线。此间耽误的时间又不下10分钟了。
 
    接下来就是不断地向上爬的过程。随着高度的抬升山路的坡度也在逐步加大且路边和脚下的乱石也渐渐增多了。此刻,我那与难度成反比的识路能力的局限性体现得越发明显起来,而伙伴在身后提示的频率也随之加密。一切仿佛都进入了“状态”,但却和以往一样都不是能另人满意的“状态”。
 
    由于有攻略的详细指导,上升的这段我们走得虽是辛苦、迟缓却并不冤枉。梯田、泉水等几处岔路也都顺利找到了正确的方向直攻向西猫耳脚下的高山草甸处。自然我们对写此攻略的驴友也是赞赏有佳了,用伙伴的话说“攻略就应该写成这样才对嘛!”
 
    站在高高的山梁上回望来路,但见四周群峰环抱脚下沟壑纵横。饶是当天能见度不是太好,但在朦胧薄雾中,远处起伏的山岭更似海上的波涛汹涌澎湃气势恢宏。同时,阵阵清凉的山风也将我们身上的汗水连同倦怠一扫而光,给人以天人和一的和谐感,浑然天成飘飘然也!伙伴也说“登山就是这个过程的享受了。”
 
    我正出神,眼尖的伙伴忽然用手指向山下说:“你看,咱们后边还有人了。”我顺她手指的方向穷极目力看了半天,仿佛是有两个小点儿在迅速朝我们这边靠拢。这可是我们在泗马沟下车后遇到的第一拨驴友啊。那俩人登山的速度确实很快,从看都看不太清的地方移动到我们身边用时不过几分钟而已。尤其是走在前面的男的,实力之强已经超出了我的想象。简单攀谈中我们得知他们是一对夫妇,男的是位资深级的驴友。据他自己说他在十几年前就来猫耳山穿越了。那时候这山上还没有路,现在我们所走的穿越路线差不多都是他们那批人在当初用刀耕火种的方式砍出来的。之后,我们互相探讨了各自的穿越计划并进一步请教和确认了后面的路线以及几处险段的具体情况。在说到猫耳山山峰的真正位置时,他用手指着面前两座离得很近的陡峭山峰说:“那不就是么?”当然,我也早就注意到了它们。要从直观上看,这两座山峰的形质和“猫耳”是再像也没有了;可从位置来说它们则应同属西猫耳才对,也就是说从更大的范围看它们只能同算是一只猫耳,而另一猫耳即断头石像所在的东猫耳,由于相距较远且中间又有上寺岭山脊的阻挡现在应当是看不到的啊。况且,伙伴在查攻略时也看到过“两个离得很近的猫耳是‘假猫耳’”的说法。总之是挺乱的,也没必要去过多纠缠,等穿过去一切就自然明了了。
 
    小草甸再往上,难度也再次随高度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因为此后的路就不仅是难走那么简单,加杂其中的更多则是危险了。没走出多远,我就差点儿被“下马威”掉。那是在我们刚刚爬过一条约20多米长、1米多宽,有乱石堆积且两侧均为深渊的山梁后,我的脚站到了平地心也就下意识地放松了警惕,没有等待伙伴的指令便自作主张地朝左手边的“路”走去。但走了不到两步忽听背后伙伴“唉!!”地一声惊叫。我几乎是条件反射地一个急刹定住身形同时回过头,才发现我所走的“路”根本就不是路,如果再向前,那直立的绝壁就足以让我万劫不复了。伙伴笑着说:“你反应还真快啊!”我也只好苦笑:“那可不?不然照我这眼神儿还总是想到这种用心险恶的地方,反应不快点儿估计八个也摔死了。”
 
    接近登顶西猫耳,我们遇到了此行的第二拨也是最后一拨驴友。这一队约有六七个人,是从金陵车厂方向反穿过来的。他们告诉我们要想走就得抓紧时间了。因为到此我们仅走了预计全程的三分之一,而时针却已指向了接近下午一点。也就是说从葫芦棚登山口算起我们已经走了三个多小时,这比攻略上所说的速度要慢了将近一倍了。然而在这种路况下想让我加速又谈何容易啊。
 
    西猫耳的顶端面积很小且有乱石杂陈。伙伴站到崖边向下张望去“锻炼胆量”,我则边坐在石头上休息边不时提醒她别站得太靠外。现在想来好笑,我这才叫看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呢。难道自己眼神儿不计别人就都看不准吗?既然人家敢站上去心里自然是有数的。而我这出于好意的关心在人家看来基本属于多余,以后还是少唠叨些吧,免得让人拿我和“唐僧”当了同类才好。
 
    西猫耳至白云亭一段几乎就是在山脊和山峰之间游荡。虽说无论上下坡度都不小但危险性却不大。这主要是因为这段路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茂密丛杂的林木中穿行,诚是时不时要和树木作些亲密接触的小刮小蹭,但有了它们的阻挡想直接滚下去也是不太容易的。另外早先驴友们留下用来指示方位的红布条更是多得随处可见,迷路的情况自然也就不会发生了。
 
    半个小时后,依旧是伙伴首先发现了那两根标志性的电线杆。我们紧走几步来到它所在的小平台处。按攻略说,这里应该是个“十字叉”,顺时针方向依次是:东猫耳、长沟峪、上寺岭和南窖。但左右两侧的路却很不明显甚至是找不到。至于所谓“白云亭遗址”那更是把“遗址”的概念发挥到了极致的,除了几块可能原先是用来做基石的大青石还静静地躺在原处外基本就不剩什么了。然而那两根高耸的连体电线杆却给了我另一个启发。即如果我的分析不错,那么这个位置应当是有相对好走的路径上下的。否则想要把如此沉重且不可拆解的东西搬运上来可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啊。我正站那胡思乱想,忽觉有凉凉的东西落到脸上。抬头望去,但见不知何时竟有一块小小的乌云从阳光的缝隙里调皮地钻了出来并不和时宜地挤出了几滴眼泪。难怪人家都说山里的气象复杂一时一变呢,看来这话还真不假。但我也知道,这雨是肯定下不起来更不可能对我们的前进造成影响的,只是心里有点儿别扭总感觉它不是什么好兆头。
 
    白云亭离东猫耳只是咫尺之遥,结束了一个小的下降再上升的过程我们便已置身“猫耳东峰”之顶了。而很多关于猫耳山甚至大房山的数据都是以这里作为参考系的,如“茶炉顶、大房山主峰、海拔1307米”等等。我想这应该不仅仅得益于它的高度和知名度,更应与其山形走势有很大关系。正如攻略里写道的“延绵不绝的山脉至此戛然而止突然转向”,如此一来便形成了一个太行山支脉指向房山大平原的锐利犄角且其东南两面陡峭异常、绝壁深渊比比皆是,难保不叫人因心生畏惧而高看它一眼。同时我又回想起先前关于猫耳山之名由来的问题。因为行至此处两个“猫耳”便算都走过了,也能在心里勾勒出一幅完整的地形图了。可不管怎么发挥想象力我也没法把西猫耳、上寺岭和东猫耳形象地结合在一起。因为至今为止我还没见过三只耳朵的猫。进而我想与其将它形容为“猫耳”还不如把它比作古代武士所戴的“三叉盔”更适合,或者说是个倒放的三足鼎,要是再幼稚点儿说像“奥特曼”的脑袋也未尝不可。当然,货真价实的“猫耳”也是存在的,那就是我们在小草甸处看到的同属西猫耳的那两个尖。而这对“猫耳”则是只可在特定的角度和高度才能看到的。
 
    相对于自然景观的震撼,东猫耳顶的两处人文景观就显得比较令人失望了。首先是那所谓“巨型棋盘”,就算往大了说方圆也不足两三个平米。虽然确实比一般下棋用的棋盘大些但和人们概念里的“巨型”也是相去甚远的。不过细想想这也难怪,整个东猫耳顶的面积充其量也就三十个平米左右弄得再大了往哪放呀?再说那个“断头石像”,说实话本来雕功就不是很精细个头儿也不大,再加上没了脑袋更看不出本来面目了。若不是胸前那个红红的“佛”字,基本是可以当作一块乱石忽略掉的。
 
 
 
 

录入:伊然 添加:2012-05-27
<<上一条 >>下一条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2005-2020中国盲人协会视网膜病变者委员会版权所有

  • 网站制作:中国盲人协会视网膜病变者委员会网站工作组
  • 京ICP备11025159号-3
  • 无障碍技术支持单位:烟台朱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